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流窜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不同的市、县进行的犯罪行为。与一般犯罪行为不同,一般来说流窜犯罪的初犯少,惯犯多。大多数流窜犯都有一定的犯罪技能,也就意味着不易抓捕,且讯问难度大。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侦查讯问的研究也比较薄弱,当前侦查讯问的研究多以理论分析及心理研究为主,以数据支撑的实证调研不多。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再结合自身侦查实践,调取江苏省仪征市自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间,共50起流窜犯罪系列案件的实体卷宗,对卷宗内容进行了梳理统计。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法、归纳总结法和综合分析法对以下内容开展研究。第一部分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结构及创新点,指出当前缺少结合流窜犯罪和侦查讯问的研究,尤其是没有研究成果针对流窜犯罪案件特殊性提出过侦查讯问策略和方法,而本文基于实证调研的研究方法,将是开创性的,且更具有针对性。第二部分对流窜犯罪案件的主体特征和案件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对象包含246名犯罪嫌疑人和1265起单个案件。在对以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时,主要依照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进行归类,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故意、被侵害的社会关系以及犯罪行为和条件。考虑到证据能够直接反映被侵害的社会关系,所以笔者用证据种类情况来具体体现被侵害的社会关系。同时,笔者对流窜犯罪案件与普通刑事案件进行了对比,流窜犯罪案件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监视居住率和逮捕率高;二是讯问次数多。因此,笔者增加了讯问现状这个统计类别。后在数据统计基础上,分析出案件和嫌疑人特征。第三部分根据实证调研结果提炼出流窜犯罪案件侦查讯问的难点。包括犯罪主观故意认定难、犯罪主体特征导致侦查讯问难、犯罪行为和条件特征导致侦查讯问难、证据收集工作现状导致侦查讯问难。另外,笔者通过咨询流窜犯罪案件的侦查讯问人员,来补充实证调研中其他难以提炼的难点。第四部分针对提炼出的难点,并结合分析出的案件特征和犯罪嫌疑人特征,笔者提出侦查讯问策略和方法。提出侦查讯问策略和方法时,按侦查讯问工作开展顺序列出策略和方法。即以讯问为中心,首先做好外围工作来支撑讯问,要围绕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作案工具、交通工具、销赃行为开展外围工作;再考虑准确选择讯问突口和针对制定讯问突破方案,选择从犯、初犯、有家庭负担和收赃人员为突破口,同时注意为不同案件和嫌疑人制定不同突破方案;接着对攻守同盟和拒供现象单独提出策略和方法;最后提出应对侦查讯问人员提出的难点的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