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辞是先秦楚地文学,是诗人兼政治家屈原创作的诗篇。由于诗人受成长环境和经历的影响,屈辞中记载了大量的楚地民俗,这些民俗来源于民间,但经过诗人的艺术加工和创作,成为文人化的楚地民俗。研究这些民俗与屈原及屈辞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采用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神话学、训诂学、美学、历史学、文艺学等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资料,结合楚文化背景和内容,来探讨屈辞中所记载的楚地民俗及其内涵、屈原对楚地民俗的运用、楚地民俗对屈辞的影响等,以期进一步揭示屈原创作及屈辞中的奥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民俗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内容共由四章构成,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主要讨论屈辞与楚地的饮食民俗、交通民俗的关系。本章分两节,第一节以“二招”为中心,不仅考索先秦楚地的饮食习俗,而且分析了楚地饮食文化特点,以及这种饮食文化对屈原思想性格及作品的影响。第二节探讨楚地的交通习俗和屈原寄寓其中的哀怨情结。楚地交通水陆并行,屈原在吟咏去国离乡的流放途中,回环往复地表达了自己的哀怨。第二章讨论屈辞与楚地民间信仰的关系。首先,对最有代表性的《九歌》所祭祀的神灵进行简要的论证和考辨,明确了楚人所祀诸神的原型:东皇太一为天神,云中君为雷神,湘君、湘夫人为湘水配偶神,大司命为生死之神,小司命为子嗣之神,东君为日神,河伯为黄河神,山鬼为山中女神等,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收留庇佑为国牺牲的将士亡灵。体现了楚人对天神、地祗、人鬼的崇奉。其次,通过分析《九歌》巫祭传统中的人神相恋模式,来考察屈原寄托其中的忠怨隐忧。最后,通过分析屈辞中的凤鸟意象,以及出土文物中的风鸟形象,来论证楚地的凤图腾信仰,并分析凤鸟至善至美至真的形象对屈原爱国爱家爱民的情怀的含蓄表达。第三章论述屈辞与楚地巫术的关系。第一节讨论屈辞与香草巫术,首先分析香草在巫术中的六大用途及其原因;然后探析屈原把香草作为人格与性爱的象征的表现和原因。第二节研究屈辞与占卜巫术,先分析屈辞中所见的占卜巫术,有:卜姓名,卜去留、出行,卜前途,占梦等方式,后阐述屈原如何把占卜作为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第三节研究屈原与招魂巫术,本节首先简要考证《招魂》的作者;其次分析招魂的方式:有专门的巫师负责,以崇内美、道外恶的言辞,辅以招具而招之;再次,征引楚地所见的招生魂习俗,肯定《招魂》为屈原自招之词;最后,论述招魂寄托了屈原的情感和追求。第四节探讨巫术对屈辞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巫术思维对屈原创作思维的影响;二是论说楚地巫文化与屈辞浪漫诡奇艺术风格的关系;三是分析众多意象的采用对屈辞香艳唯美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作用,以及隐喻象征的艺术手法。第四章讨论屈辞与神话传说的关系。屈辞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本章主要选取几则重要的神话传说进行论述。首先,通过对比分析典籍中所记的鲧禹治水神话和他们的人生际遇及其原因,观照屈原的情感倾向,探究诗人如何在两种价值观冲突下,进行挣扎和抉择。其次,以昆仑、彭咸这两个屈辞中经常提及的典型意象为例,探寻屈原的精神追求和灵魂归宿。《离骚》中屈原曾两上昆仑,《天问》中讲述众多与昆仑相关的神话。昆仑是通天之山,屈原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此。彭咸是大巫,也是楚人心中的远祖,屈原多次表明要遵循彭咸之道,最后从彭咸居于水下,作为终极的人生归宿。再次,探讨射日神话与楚人的日神精神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射日神话的内容和传说中羿的形象,说明屈原对射日神话的疑问与楚民族的太阳崇拜精神有关,屈原的出生、命名和品格中都蕴含着楚人对日神精神的崇拜之情。最后,论述屈原创作与神话传说的关系。其一,神话传说为屈原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启迪了屈原创作的思路;其二,屈原构筑了一个神话意象群,借以深思自己的人生,寄托自己的感慨;其三,屈原采用神话传说,拓展了作品的历史时空感;其四,创造了虚幻谲怪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