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媒介”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121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借用生物学的概念,构建出一个“纤维基因”的理念,试图超越把“纤维”仅仅视为材料和媒介的惯常理解,并用来描述当代艺术创作中一种容易被遗忘的隐秘状态,强调“纤维”还可以从一种“基因”的层面进行拓展性的研究。“纤维”,不仅是作为一种物质媒介,“纤维”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感知和意识方式与形态。论文主要分三章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论文第一章,主要论述“纤维基因”概念的由来,及纤维和我们长久以来的日常经验中感受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联。生物的“同构性”使得我们在整体的基础经验中,得到一种更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已经牢牢镶嵌在我们的感知器官里;人类居住形态及日常活动所包含的人类集体无意识;人类编结技艺的普遍性及日常活动反映的纤维形态与潜意识的关联。论文第二章,主要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阐述“纤维基因”的问题。论文分析了几个与纤维密切相关的关键词:针织、组织、数码,并论述了“针织”中自然又特殊的“穿透”力度,“组织”中自由的“链接”路径,“数码”中超越时空“秩序”的维度,也讨论了这些思维方式如何存在于当代艺术创作之中。论文第三章,则从当代艺术创作方式的角度讨论“纤维基因”的概念。围绕德勒兹(Deleuze)提出的游牧式思维模式,以及开放的“逃逸之线”的理念。论文从原始的翻绳游戏开始,阐述当代艺术的“无限的游戏”:在不断地打破边界的过程中重构我们的思维;或是通过“熟悉的陌生感”所强调的“差异性”;“纤维”作为社会之物是一种在场状态存在的“隐而不显的东西”,进而成为打破当代艺术边界的“逃逸之线”;或者是,面对当下的时代变革,当代艺术创作需要在熟知这个时代的同时和时代保持距离,从而生成“不合时宜”的“逃逸之线”。论文的结语部分,试图从实践者的角度探讨:“纤维基因”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与创作方式,将会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可能性意义与开放性能量。
其他文献
分析同构集群中的并行计算熵,验算并行计算熵对负载均衡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构集群的最大相对负载率随着并行计算熵的递增而递减,当且仅当负载完全均衡时,并行计算熵
1.滚动轴承在使用中存在故障及分析(1)设计不合理笔者在联合车间巡检时发现,锅炉引风机轴承箱压盖处有火花,停引风机,现场检查润滑油箱内润滑油等正常,进行解体检查,发现叶轮
通过对控矿因素反映的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异常及遥感影像的特征分析 ,归纳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区域物、化、遥信息 ,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总结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提出了主控因素 ,为进一步利用综合信息进行成矿预测提供了依据。
为克服因关断时间校正而带来的误差,尝试直接对包含关断时间效应的瞬变电磁资料进行反演.正演采用将斜阶跃波离散为多个阶跃波之和的方法,反演采用经典的马奎特法.对模型试算
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比较Ara h2和Ara h6从一级结构到三级结构的异同.结果发现,Ara h2含有一段独有的序列(60~73),其中包括Ara h2三个主要IgE抗原表位中的两个.以Ara h6为模板进行同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生本理念的教学方法,旨在以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开展有效、深入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该文基于初中美术教学实践,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探索影响桥梁高桩承台群桩基础抗震能力值的关键因素,在OpenSees平台下,对位于黏土中的高桩承台群桩基础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二阶中心差分法进行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
美术课是小学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对于学生审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美术教学也应该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数据,每年美国死亡人口中每四人有一人死于癌症,全球数据也显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升高,成为降低人类生存质量、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