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樟子松作为主要的固沙造林树种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科尔沁沙地大量引种栽植。章古台沙地地处科尔沁沙地的东南边缘,属半干旱地带,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是我国最早引种樟子松的地区。近年樟子松人工林的水分供给不能充分满足其生长需要,出现成片衰退的现象。本文以章古台地区林龄为10a、20a、35a、50a和60a的樟子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地作为对照,利用便携式土壤剖面水分速测仪和SPSS16.0软件,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土壤水分动态、林地土壤水分随林龄的变化规律和林地水量平衡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林分密度分别为883、850、400、267、400株/hm~2的10a、20a、35a、50a、60a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土壤平均含水量表现为10a生林分的最低,50a生林分的最高;在垂直变化上,浅层土壤水分较高,10a、20a和35a的樟子松林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含水量明显下降,50a和60a的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表层土壤含水量,35a与其余林龄樟子松表层含水量均差异显著(P<0.05),10a与60a、50a与60a、20a与50a樟子松表层含水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根系层土壤含水量,10a与35a、20a与35a、50a与10a、60a与10a、50a与20a、60a与20a生樟子松林根系层土壤含水量间有显著差异(P<0.05);土壤底层含水量,除了50a和60a樟子松林土壤底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林龄间均两两差异极显著(P<0.01);20a、35a、50a、60a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循环处于一种正平衡状态,10a生的樟子松林地蒸散量略大于降雨量,呈现负平衡。通过合理的密度调节可以使林地土壤水分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