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问题研究——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的发展对于人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当今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也为人的能力提升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持。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唱和谐之音的时代主旋律下,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可谓正当其实、正当其事。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特殊性源自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是中国的经济不发达、社会比较落后的地区,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有利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的行政效率、改善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开展了本文的写作。论文主要有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选题的缘由、核心概念及研究价值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但是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同人的能力和素质密切相关。在社会资源中,人力资源是一种最为活跃的资源,也是最为宝贵的资源。随着中国政府改革的进行,政府逐渐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化,然而这种转化并没有降低对公务员的能力素质的要求,相反对于公务员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相对较少,往往同国外有着漫长的边境线。虽然党和政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依然没有摆脱落后的状态,这样长期以来必然会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与发展。因此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则成为时代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   本文对于人力资源、公务员以及公务员能力建设相关概念进行梳理。鉴于笔者研究的特殊视角,采用关于人力资源的概念进行分析,人力资源是已经投入到现实生产过程的劳动力的总量,人力资源是人的体能和智能的总称和体现。公务员是一个民族国家人力资源整体中的一部分。公务员的特殊性是由公共部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公共部门的目标是为了公共利益服务的;公共部门缺少必要的效率意识;公共部门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因此,公务员就具有特殊的意义,公务员具有政治性、稀缺性、公共责任性和开发的动态性。公务员能力建设可以看成是为了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技能等各方面的素质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对国家公职人员自身能力要求的需求。为了提高公务员能力,可以采用教育、培训、考核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公务员能力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公务员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实施和财力支持等等才能够提高公务员能力。在公务员能力建设中,组织制度、法律法规以及组织文化对于公务员能力的塑造、能力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对于公务员的教育、培训等措施,不断提升公务员能力和素质,使其更好地满足工作职位的需求,适应政府不断面临的挑战,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   第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理论与法规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有能动的作用。社会发展是一个综合因素促进的过程,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对于人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综合体系,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于民族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点问题,特别对于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成为民族问题的重要方面,同时要尊重少数民族发展的权利、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还要在承认民族差别的情况下,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发展规划,促进各民族平等发展的重要体现,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够使得民族问题能够逐步得到解决。毛泽东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观点。毛泽东对于领导干部的经典话语,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同时他作为老一代的革命家、理论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工作也非常重视,特别提出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邓小平关于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四化建设的关键的观点。邓小平认识到人才是实现中国四化建设的关键。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与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技术不会凭空产生,需要一定的载体,这就是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因此,归根到底,中国的事情能否办好,社会能否发展,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人才。邓小平指出,教育和培养是获得人才的重要的途径。江泽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观点。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从来没有现在要求这么迫切,这样重要。当今世界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和国民能力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课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新公务员法的颁布,预示着中国的公务员能力建设进入了良好的发展时期。西方人力资源理论对少数民族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启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舒尔茨、贝克尔和丹尼斯,他们的人力资本的思想深深影响着西方乃至世界的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与人力资源的开发的活动,对于我国公务员能力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具有法律法规依据,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是国家以法规的形式颁布的针对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环境分析公务员能力建设所面临的环境主要是指和公务员能力建设直接相关的各种因素的总称。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同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关系密切。因此,在论述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主要选取以下四个维度: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于公务员能力建设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我们又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压力问题,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也存在着某种恶化的趋势,因此,生态环境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先天的制约条件,如果自然环境恶劣,那么引进人才、发挥公务员能力建设也会受到影响。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于公务员能力建设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具体效果,制约着公务员能力的发挥,影响着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成果。如果社会环境得当,那么公务员能力建设就会进展顺利,公务员的能力也会有较大的提升、如果社会环境因素不得当,那么对公务员能力建设则会产生制约因素,影响公务员能力的发挥。主要从兴安盟地区的人口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阐释。   制度环境。公务员能力建设离不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制度环境,公务员能力建设是在一定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着深刻的关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历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根本制度环境,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特殊制度环境。   政策环境。针对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等诸多相关因素,党和政府为提高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构成了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政策环境。党和政府关于公务员能力建设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如,《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2002年制定了《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等等,相关的政策法规给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提供了政策法规支持。   第四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成效以及存在问题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也是公务员自身提高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更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这部分研究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与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成效看,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受教育的整体状况有所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法规正在逐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引进渠道不断拓宽,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培训力度不断强化。但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储备不足,缺少发展的后劲和动力。由于公务员队伍的基础薄弱、培养速度缓慢。不仅在企业体现得非常明显,也在政府等公共部门有所体现。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也包括党政领导干部也面临着流失的问题,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收入有限,使得人才引进的难度比较大。选人用人的机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公务员的“进”,“出”等环节缺少必要的活力,没有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配置的要求,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还处于小步伐、小范围的试验阶段,落后的状况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引进、留住和使用。   第五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经验借鉴为了适应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西方国家对于公务员能力建设问题给予了很大关注,其对于公务员能力建设研究比较早,在制度和操作层面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典型的经验可以为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另外,中国的其它地区也相继开展了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工作,其取得的经验也值得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借鉴。   英美国家公务员能力建设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启示。英国以提升公务员能力为核心的培训机制,以促进公务员能力建设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机制。重点介绍英国公务员的培训制度,特别对高级公务员的培训具有特色。美国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是以公务员能力为核心评价标准的功绩制度,以提高公务员适应能力为选择的职位分类制度。   中国其它地区如,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对公务员能力建设进行了探索。北京市对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模型建构,武汉市先后制定了关于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政策法规,如《武汉市人事局关于建立健全公务员退出机制的意见》、《武汉市市级机关政府雇员试行办法》、《武汉市市级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首席职务聘任制试行办法》,以及广州为代表的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等等。   第六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对策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鉴中国其它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突破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瓶颈”制约。以公务员的大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以公务员能力建设作为全体社会成员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通过公务员的榜样力量,实现中华民族国民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与理念。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必须树立人力资本是投资效益最好的理念,必须树立大人才、大开发的理念,必须树立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理念,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训不断加强的理念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二、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必须要大力加强培训力度和改进教育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上,要发挥教育和培训提升公务员能力素质的作用。不断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的培训,不断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教育。   三、制定科学的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规划。准确掌握本地区公务员的实际状况,理性预测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不断提升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能力,应急和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五、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选用机制。公务员能力建设需要机制上的保障,要在制度层面上形成有利于公务员成长的良好的环境,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规范公务员能力建设工作。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新陈代谢机制。   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化体系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并逐步完善对于调节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人力资源的活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实现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促进公务员合理有序流动,增强公共部门的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以来,中国陆续出土了一批战国琉璃制品,包括眼纹珠以及璧、印、剑饰等仿玉器物.由于仿玉器物在制式材质上均以“似玉为美”,更多因循玉文化的美学标准,是以“礼”为
期刊
本研究以石家庄市Q区为个案,通过对新医改背景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在基层实施过程中的政策网络分析,揭示多元政策主体(政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居民)在网络互动中的
摘要:继2012年首次提出“白银时代”论断后,万科认为当前白银时代已进入深水区。2019年,万科销售额达6308.4亿元,营收快速增长但盈利能力略有下降;财务保持稳健,净负债率处行业地位。基于“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的战略定位,万科地产业务坚持审慎投资,继续巩固基本盘,同时围绕美好生活前瞻布局,相关业务逐渐实现良性发展。  关键词:利润失速;审慎投资;多元业务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
图们江区域合作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一直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90年代初还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经过研究论证并向国际社会公布后,图们江区域合作项目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是无需质疑的。那么,当前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有哪些方式呢?下面我就“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几种教学模式”谈谈自己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商业地产已进入存量时代,城镇化和城市更新需求推动不动产资管公司以及外资机构积极投资于一二线城市的核心物业资产,进行精细化运营获取增值收益.世联评估拥有专业的技术团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s are highly complex,involving large dynamic changes in gene expression during infection.These interactions are fundamental to understa
根据多年来对作业脚手架的检查,发现很多施工现场的作业脚手架剪刀撑都存在一个通病——剪刀撑钢管未与架体有效固定.若部分施工管理人员自身不清楚该通病,可能会带来严重后
期刊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1999年10月1日实施以来,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城市生活困难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网,对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