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双宾语的研究中,学术界对于汉语中是否存在“获取义”双宾语结构还存在较大争议,一方面,从表层形式上看,所谓“获取义”双宾语结构符合双宾语结构的一般形式,都是在动词的后面带有两个名词性成分;但是另一方面,“获取义”动词后的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具有领属关系,可以在二者之间加一个“的”而保持语义不变,因而这种结构似乎又可以看成是定中单宾语结构。本文综述了传统语法下关于汉语双宾语结构的研究,认为对于“获取义”动词后带两个名词性成分的形式究竟属于何种结构,应当同时比较它和典型的双宾语结构、它和定中单宾语结构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对其简单地加以归类。本文同时也综述了生成语法框架下对英语双宾语结构的研究及其为汉语双宾语结构研究带来的影响,认为如果汉语中不存在“获取义”双宾语结构,则应该对“获取义”动词后带两个名词性成分的结构形式做出解释;而如果汉语中存在“获取义”双宾语结构,则应该把它和“给予义”双宾语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结构框架中来。因此,本文从心理现实性角度出发,通过两个实验来对以上两点加以考察,两个实验均采用自控步速阅读的方法,实验一通过被试阅读“花园路径”句中的所谓“获取义”双宾语句、“的”字定中结构句和一般的单宾语句的反应时来判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获取义”动词后的第二个名词性成分和单宾语句中的宾语更为接近,于是认为所谓“获取义”双宾语结构在汉语中是存在的;实验二考察单宾语句和“给予义”双宾语句对所谓“获取义”双宾语句的句法启动效应,结果显示,两种句子对所谓“获取义”双宾语句都没有启动效应,与实验预期相反,于是详细分析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虽然实验二没有达到实验预期,但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其他一些方面,仍然可以认为“获取义”动词后带两个名词性成分与双宾语结构更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