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歌《白鹿之歌》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min6735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蒙古族在其悠久的狩猎和游牧生活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蒙古民歌。作为口头传统的重要载体,蒙古民歌中包含着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民间智慧,成了蒙古族文化的承载者。本文以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广为流传的蒙古民歌《白鹿之歌》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阐释学和民俗学的理论方法对《白鹿之歌》的形成根源、文本内涵以及民俗信仰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蒙古民歌《白鹿之歌》中,将人格化的动物的视角,对猎人的残酷无情的打猎场景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审视,°并剖析蒙古族打猎和牧业生产生活方式中灵性动物——白鹿的动物属性及其衍生出的精神内涵,从而揭示蒙古民歌中蕴涵的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的观念。论文由导论、正文(1-3章)、结论以及参考书目等四个部分组成。在导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理由、研究概况、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价值。研究概况中概述蒙古民歌《白鹿之歌》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发行;第一章分析了蒙古民歌《白鹿之歌》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和传承发展情况;第二章对蒙古民歌《白鹿之歌》的内容(情节和主题)、形式(语言和形式)和艺术(形象、描述和构思)等三个方面进行文本研究。从民间故事的创作角度,通过从作品语言表达方式、人物形象塑造、主题思想内涵等几个方面着重表现着民间的审美情趣的创作上的体现;第三章揭示了蒙古民歌《白鹿之歌》的民俗、信仰以及文化内涵。首先,通过打猎和教育中的民俗分析,指出了其在蒙古民歌《白鹿之歌》中的具体表现。其次,将蒙古民歌《独角白鹿》信仰分为求助和丧葬习俗,并探究了文化内涵所呈现出的母性崇拜意识。通过以上三章的具体分析,论文得出了蒙古民歌《白鹿之歌》的社会历史根源影响着民歌的形成、流传和演变;本论文探讨了蒙古族传统打猎生活方式中,猎人和猎物的传统生态文化冲突在民歌中的表现,并追溯这些自然和人类的生态伦理关系的民俗学渊源。
其他文献
满族作家江浩的小说创作在内蒙古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小说创作多以草原为背景,在题材开掘、形象塑造、语言风格上表现出鲜明的蒙古族文化烙印。同时,他又以遒劲而富有野性的
56年前,浙江诸暨的枫桥镇,因乡村治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得到毛泽东同志肯定,“枫桥经验”闻名全国。16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充分珍惜
报纸
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校园卡是学校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是当今校园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校园卡具备餐饮消费、图书借阅等功能,已经在超市、教室、机房、考勤、门禁等场所广泛
近年来,学界对方玉润《诗经原始》的研究,多认为其主要从文学角度解《诗》,而笔者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及其同类著作间的比较分析,认为其仍是以传统的诗教观释《诗》。论文从方玉润解
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周围世界产生兴趣,从而表现出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强烈愿望.这种发自内心的“我要学科学”的愿望,需要教师恰当地引导,引领幼儿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
本文以后秦鸠摩罗什所译《大庄严论经》为研究对象,从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作为一部譬喻类经典,《大庄严论经》通过譬喻故事讲述佛教义理,全经共八十九则故事,内容通俗、
《双舸榭重校评批金瓶梅》是当代学者卜键以《金瓶梅词话》为对象所作的评点本。该书采用了兴盛于明末清初的评点这一批评形式,是当代金瓶梅研究的新方式。在此之前,金瓶梅共有
齐翀是清代中前期学者,婺源人。所著《杜诗本义》,以赋比兴方式对杜甫七律进行解读,探讨杜诗本义之所在。该书在继承了前人注杜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明和创新。到目前为止,学
对昌平区境内温榆河及其主要支流南沙河、北沙河、东沙河及沙河水库污染的现状以及水环境治理情况进行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污染源类别、河库水体污染的贡献比率
在现如今的高速公路,互通式及分离式立交桥的施工中,通过采用跨线施工方式,借助组合式H型钢门式支架施工方案,借助该设计有效解决了通行净高问题。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以资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