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腰部肌肉对于腰椎的稳定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腰部椎旁肌(包括最靠近棘突和椎板的多裂肌、位于多裂肌外侧的最长肌和最外侧的髂肋肌)是腰椎后路手术最常涉及的结构。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广泛,术中由于要剥离和牵开椎旁肌,不可避免的会损伤肌肉和支配其的神经,造成术后椎旁肌的萎缩和肌力下降。部分术后腰痛的患者,虽然其影像学检查显示减压充分、内固定位置良好、骨融合正常,但仍主诉持续的腰痛和腰部功能障碍。虽然临床上对于椎旁肌肉功能会对手术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早有共识,但对于融合手术是否成功的判断还主要是基于影像学的结果,对于腰椎术后腰痛患者的神经、肌肉损伤程度如何,腰痛和无腰痛患者在椎旁肌的神经支配、力量和耐力方面是否具有差异,以及这些因素和术后腰痛的关系,目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弄清这些问题,不仅能对临床上客观评价腰椎融合术后患者功能状态提供客观依据,还能为治疗这类术后腰痛患者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测量比较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腰痛和无痛的两组患者,在多裂肌失神经电位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明确术后疼痛和多裂肌失神经状态的关系。此外还通过测量术后患者躯干肌的肌肉力量和耐力,研究两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之间以及这些因素和术后腰痛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明确椎旁肌电生理和肌肉功能对于术后腰痛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1、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多裂肌异常自发电位的研究;2、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椎旁肌功能及术后腰痛危险因子的研究。第一部分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多裂肌异常自发电位的研究目的:通过将腰椎融合术后患者按疼痛程度分为腰痛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多裂肌自发电位的数量,明确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分析自发电位的位置分布规律,明确自发电位产生和腰椎手术的关系。方法:将86名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按疼痛程度分为腰痛组和对照组,采用针极肌电图测量其多裂肌中自发电位数量、位置,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自发电位数量方面的差异,以及自发电位分布和手术区域、内固定区域、椎板开窗的关系。结果:1、腰痛组多裂肌中的异常自发电位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所有自发电位均位于手术区域内,手术区域以外的多裂肌中未见自发电位分布。3、腰痛组内固定区域内多裂肌自发电位数量显著高于内固定区域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4、开窗侧和未开窗侧自发电位分数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多裂肌中的自发电位,是由于手术本身所致。2、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腰痛患者多裂肌中,自发电位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提示腰痛患者多裂肌失神经支配明显较对照组严重。第二部分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椎旁肌功能及术后腰痛危险因子的研究目的:明确腰痛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躯干肌功能是否存在差异,自发电位数量、躯干肌力量、比值、耐力这些因素对于术后腰痛发病的影响,以及自发电位分数和背伸力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测量两组患者躯干背伸和前屈的最大等长收缩肌力并计算比值,采用表面肌电图测量椎旁肌在次最大等长收缩时中位频率的平均下降斜率。比较这些因素在组间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和术后腰痛之间的关系。结果:1、腰痛组患者躯干背伸力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腰痛组患者躯干前屈力量和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在前屈/后伸比值方面,腰痛组患者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4、在椎旁肌中位频率的平均下降斜率方面,腰痛组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自发电位分数和背伸力量与术后腰痛显著相关,自发电位分数是影响术后腰痛的危险因素,背伸力量是术后腰痛的保护性因素。6、随着自发电位分数的增加,背伸力量逐渐减小,两者之间具有负相关。结论:1、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腰痛患者和对照组相比,躯干肌背伸力量显著减弱、前屈/后伸肌力比值明显增高,腰背肌耐力明显下降,而前屈力量无显著性差异。2、自发电位分数和背伸力量成显著负相关,随着自发电位增多,背伸力量逐渐下降。3、自发电位分数和背伸力量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腰痛显著相关,自发电位分数是影响术后腰痛的危险因素,而背伸力量则是术后腰痛的保护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