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康在免疫抑制雏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复方制剂“禽病康”是针对临床免疫抑制病而开发的新药,本文以血清一氧化氮(NO)升高率为药理效应指标,采用药理效应法研究了“禽病康”在免疫抑制条件下雏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扶正固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结果:通过量-效关系研究表明,“禽病康”能使免疫抑制雏鸡血清NO含量显著升高,并且升高率与剂量存在正相关;揭示调节鸡体内血清NO水平是“禽病康”扶正固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机制之-免疫抑制雏鸡单剂量口服“禽病康”的效应动力学参数为:最低起效剂量Xmin=2.61g/kg,效应呈现半衰期t1/2ka(E)=0.61h,效应达峰时间tp(E)=1.82h,效应消除半衰期t1/2b(E)=3.25h;以时间-体存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数学表达式为C=24.221e-0.931t+3.485e-0.012t-(-27.705) e-1.166t,其它表观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α=0.744h,t1/2β=55.887h, K12=0.521h-1, K21=0.393 h-1, Kel=0.029 h-1, AUC=283.273mg/l-1·h,α=0.931h-1,β=0.012h-1, Ka=1.166h-1。“禽病康”药动学参数表明其口服后吸收较快,分布广泛,消除缓慢,体内存留时间长,药效维持时间长。根据“禽病康”的药动学研究结果,建议在家禽免疫抑制类疾病治疗中“禽病康”煎剂的临床用药剂量为10g/kg体重(以生药计),每日以两次给药为宜。
其他文献
异尖科线虫隶属于动物界、线形动物门、尾感器纲,是一类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水域中,对海产品危害最大的水生线虫;其某些属的活三期幼虫被人生吃海鱼误食时,能钻入人消化道壁内,或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riy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N蛋白进化上最为保守,主要与基因组核酸的包裹、RNA的复制和细胞免疫有关,含有大量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