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年轻军人腰5峡部裂患者与匹配年龄的健康军人进行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比较,研究年轻军人腰5峡部裂患者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探讨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与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滑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军人腰椎峡部裂患者138例,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入选50例为研究组。门诊健康查体军人,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入选50例为对照组。在站立位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军人进行以下参数的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骶角(lumbosacral angle,LSA)、骶骨终板角(sacral table angle,STA)、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等,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测量研究组腰5滑脱程度,对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与滑脱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军人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峡部裂组军人的PI、PT、SS、LL均要高于非峡部裂组军人,其中在PI和SS上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腰5峡部裂军人的LSA、STA比健康军人低,ST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滑脱程度与PI、SS和STA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与PI和SS呈现正相关关系,与STA呈现负相关关系。结论:1.年轻军人腰5峡部裂患者的PI、SS高于健康军人,STA低于健康军人,高PI、SS与低STA可能是腰椎峡部裂的危险因素。2.PI、SS、STA与腰5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发生及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I和SS越大、STA越小,腰椎滑脱的风险和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