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QFII制度始于2002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资本市场博弈的重要力量,QFII制度帮助我国逐步引入外资、开放资本市场。当前我国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QFII是至关重要的过渡安排。在此背景下,QFII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存在何种关系,这种关系的显著程度是否会随一些因素的变化而表现出差异,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且目前有关QFII持股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尚未得出一致性结论,因此对QFII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将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结合的方式来分析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机构投资者与QFII对上市公司治理、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相关文献,继而阐述了QFII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QFII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通过对QFII提升公司绩效的动因和途径进行分析,说明QFII会通过参与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绩效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同时根据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运用以上市公司绩效的衡量指标每股收益EPS、总资产收益率ROA以及净资产收益率ROE为被解释变量,QFII持股比例、QFII持股制衡度为解释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QFII持股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同时也对比分析了QFII在不同市场行情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QFII对不同市值规模、不同控股股东性质的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为了排除股改因素的影响,本文以2008—2017年QFII持股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实证结果显示,QFII持股比例、QFII持股制衡度与上市公司绩效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当市场行情总体处于牛市时,这种正相关关系相比熊市时更显著;在大市值上市公司中,这种正相关关系的显著程度明显大于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这种正相关关系的显著程度会比非国有上市公司更显著。以上结论不仅明确了QFII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间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明确了特定市场行情下,针对特定性质的上市公司,QFII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存在更加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