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九歌》的叙事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_F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传统的文学理论一直用“抒情性”来标记定义诗歌,使得诗歌在叙事学分析的领域一直缺席。事实上诗歌文体从诞生之际就和记事、记史密切相关,是叙事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九歌》作为先秦时期优秀的富于叙事性特征的诗歌,文化背景神秘、人物角色众多、戏剧色彩浓厚,是叙事学研究的良好文本。本文用经典叙事学和刚起步不久的诗歌叙事学理论对先秦诗歌《九歌》进行叙事学分析,一方面旨在填补诗歌叙事学的空白,另一方面意在提供一个用西方叙事学欣赏中国先秦诗歌的案例。在进行具体的叙事学分析之前,本文在第一章探讨了“《九歌》是否有叙事性”和“《九歌》的文体属性”两个先决性问题,以建立此次叙事学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雅各布森“隐喻”“转喻”的符号理论分析,《九歌》的叙事性得以建立。在《九歌》的文体争议上,本文支持《九歌》集合了抒情性和叙事性、文本性和表演性,是一部有着强烈戏剧色彩的用于吟唱的诗歌的观点,从而确立了以诗歌叙事学来分析《九歌》的叙事学方法。第二章探讨《九歌》中最为难辨的宾、主、彼、我之辞的问题,对现代几个楚辞大家在此问题上的解释给予综述,在展示《九歌》叙事者问题复杂性的同时陈列出其可能的叙事者划分。第三章旨在把握《九歌》宏观的故事线索,列出其主要讲述的事件,研究它的叙事结构、叙事模式和叙事逻辑。第四章研究《九歌》的叙事时间,其中涉及其吟唱表演形式对《九歌》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影响,《九歌》叙事对自然故事在时间顺序和进展节奏上的调整。第五章关注叙事者和故事之间关系的问题,即对叙事情境及其三要素——叙事人称、叙事方式和叙事聚焦展开分析。第六章研究《九歌》的诗歌形式对其叙事的影响,第一部分指出《九歌》入乐所造成的诗歌空间的促狭,导致了其叙事者难辨、叙事情境转换紧凑、关键情节省略等叙述特色。第二部分是对诗歌叙事学的践行,旨在揭示诗歌的“段位性”结构当被用于叙事时,是怎样增强、修正或反作用于语义情节的。“段位性”在《九歌》中的主要表现为“兮”字对诗行的隔断和韵律对诗节的划分。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败。为此,创建新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意义重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才能保证学
负压灌溉是一种根据作物对水分的需要适时灌水的节水灌溉方式。负压灌溉系统中通常有储水水源、控压阀、负压连接管、灌水器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灌水器处于水土界面,是直接与土
商品同质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品牌的树立,商业空间装饰设计与品牌形象紧密相联,成功的空间装饰设计会提高整个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有利于提高品牌文化价值与品牌经济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以及不同pH值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在pH7.0、7.3、7.6、7.9条件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红霉素
目的:分析该院2011~2013年支原体感染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1~2013年门诊送检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支原体及其耐药性检测结果。结果2011~2013年,女性支原体感
二十世纪初,美国研究人员在霍桑钢铁工厂(Hawthorne Plant)做了这样的实验:研究人员事先告诉车间工人,他们正在参与一次实验。之后,研究人员逐渐增强车间内部的光线,发现车间
<正>临近夏季,是脚癣的好发季节。脚癣是由真菌感染脚部皮肤引起的皮肤癣症,据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对全国12个省市的调查,人群中脚癣的患病率为45.2%,南方发病比北方高,夏季
目的为解决挺住可靠性不足的问题,研究不同表面技术对提高可靠性的效果。方法采用软氮化、感应淬火和复合技术三种表面处理方法制备挺柱。利用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等对三
随着塑料大棚栽培面积的逐年增长和基质栽培年代的推移,导致次生盐渍化日趋严重,妨碍了作物生长,使产量降低。预防塑料大棚基质栽培次生盐渍化的发生及其危害,已成为塑料温室
临清在明清时期是大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碧霞元君信仰在该地区发展的历史较为久远。最早的碧霞宫创建于元代开凿的会通河旁边,随着临清城的营建以及城市的发展,位于砖城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