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是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心理行为性疾病,常导致儿童学习困难,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可出现一系列的行为问题,甚至发展为品行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家庭、社交关系以及学业水平。近三十年来,对ADHD的研究是儿童心理行为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许多学者从分子遗传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化学、神经解剖学及社会心理学等方面对ADHD进行了研究,但其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最近10~15年的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越来越支持ADHD儿童存在神经生物学的发育缺陷。本课题从神经生理学方面入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ADHD儿童的脑电特征与脑功能的关系进行比较,观察ADHD儿童与对照组儿童之间脑电图、脑功能的变化,不同部位的脑电图与脑电功能的关系,并探讨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智力水平等与脑电频率、脑电功能的相关性。探讨ADHD的发病机制,为其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6~12岁ADHD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每例ADHD儿童均严格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标准进行诊断,以正常健康儿童为对照。每个研究对象进行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测量、中央及额部脑功能测试、儿童行为测查及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分析处理。
结果:本次研究共观察研究对象145例。ADHD儿童110例,对照组35例,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均衡性。
1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ADHD组左、右前额脑电频率均明显慢于对照组,ADHD组内右前额的脑电频率明显慢于左前额,差异有显著性(P<0.05。
2ADHD组中央C3、C4部位脑电频率均慢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3ADHD组前额脑电频率明显慢于中央,有显著性差异,尤以右前额明显(P<0.05。
4脑功能检查结果显示,ADHD组前额θ(4-8Hz)波脑电功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θ/SMR、θ/β、α/SMR、α/β四个脑电功率比值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5ADHD儿童前额脑电频率与前额脑电功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ADHD儿童前额脑电频率与前额θ波、前额θ/β脑电功率比值有负相关关系。
6ADHD儿童智力水平研究结果显示,ADHD组儿童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言语智商及操作智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7ADHD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1ADHD儿童的脑电活动落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前额脑电频率明显慢于中央脑电频率,慢波活动增加说明ADHD儿童存在一定的神经生理基础,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大脑皮层功能发育不很成熟有关,额叶尤其是前额叶功能不足。
2ADHD儿童前额慢波功率增加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说明慢波增多、慢波功率增加是ADHD儿童脑电的主要特征,θ/β脑电功率比值是诊断ADHD的一个客观、敏感的指标。
3ADHD儿童前额脑电频率与前额θ波、前额θ/β脑电功率比值有负相关关系,提示随着儿童脑电频率的减慢,慢波脑电功率会增加。
4ADHD儿童智力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但低于正常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但神经生理因素在AD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程度还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