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对中国文坛而言,极具转折意义。寻根文学如火如荼,“现代派”小说、先锋文学等竞相涌现。所有这些新的审美风向、新的文学探索都可以在《人民文学》上找到踪迹。因此,本文将从1985年《人民文学》这样一个小的切入点入手,探究《人民文学》在当代文学重要转折点上是如何组织文学生产活动的。本文第一章“蓄势与先声”,分析1985年《人民文学》爆发的背景。十七年时期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具有绝对领导权,文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组织化、体制化的运作模式。《人民文学》作为官办刊物,自觉为当时的政权建设服务。文革期间, 《人民文学》被迫停刊。文革结束之后,政治大环境开始转暖,文艺思想和文艺政策也在不断开放。《人民文学》历经波折,得以复刊。文学逐渐获得更有审美弹性的空间,转向对文学自身的思考与探索,新的技巧探索也开始萌芽。第二章“从一元独大到多元并举”。随着审美文化领导权的松动,文学内部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现实主义独大的创作格局受到冲击,一些新的文学探索竞相涌现并形成流派,创作模式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1985年《人民文学》一改常态,推举新潮作品,比其他期刊更早地显示出对先锋性文学探索的敏感。既推出了《爸爸爸》、《你别无选择》、《无主题变奏》、《黑氏》、《喜马拉雅古歌》等引起巨大轰动的作品,也推进了寻根文学、现代派小说、先锋文学、纪实小说等文学潮流的蓬勃发展。第三章“从名人文学到新军先锋”。《人民文学》在求新求变追求作品多元化的同时,也注重发掘文学新人的力量,改变“名人文学”创作格局。一方面以更加包容的姿态,接纳青年作者及文学新人,推出了刘索拉、徐星、残雪、莫言、张炜、王安忆这样的文学新星。另一方面,刊物成立创作函授中心,招收创作学员,培育文学新人,壮大创作队伍。不少作家经由《人民文学》的发掘与栽培,脱颖而出成长为文坛的新生力量。第四章为文学组织活动。《人民文学》利用身份的优越性,主办了多次文学评奖活动,创新性地发起了“我最喜爱的作品”评选活动,读者直接参与评选,方便了解读者的兴趣与喜好。杂志栏目的设置上,也注重多元参与。《人民文学》组织的多项文学活动,传达出刊物在当代文学转折点上的文学理念,推进了文学新秩序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