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困境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8次 | 上传用户:yun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与在校生数持续下滑,办学陷入了困境。从整个职业教育来看,又以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指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最为跌宕起伏,困境也最为深重,极具代表性。背后一个不容回避的矛盾是,一方面产业界亟需大量的技术人才,“十万元年薪聘不到一个高级钳工”,政府也连续几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以农民子女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潜在生源反应低迷,与政府的积极倡导和产业界的紧迫需求形成强烈反差,耐人寻味。农村职业教育遭遇的困境在全国大范围存在,并且持续时间长,属于一种重大的教育现象。陆学艺先生说过:“50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一种经济——社会问题,一旦不是某一乡、某一县、某一省特有的,而是普遍化的,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较长时间解决不了的,这就不是一般的工作问题,也不是某个领导的问题,”要破解农村职教的深层次症结,理论界亟需进行深入的探究,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度解析,为农村职教遭遇的时代难题提供深刻诠释。一种重大教育现象的形成和演变,常常是“教育外的事情比教育内的事情更重要”,本研究主要从社会结构对农民为子女进行职业教育选择的规制视角出发,以农民微观的个人选择行为作为研究的起点,以宏观的农村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为研究背景,以合理化来说明农民从改革初期热衷到九十年代后逐渐不愿意为子女选择职业教育这一目的性行动的动因。科尔曼曾经非常自信地指出,以方法论个体主义和微观层次为基础的理性选择完全可以用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社会现象。为此,本研究分析的重点是着力在微观层次上分析农民为子女进行职业教育选择过程中的根本考量。即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当代中国农民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疏离职业教育?其对子女的职业教育选择行为主要受何种因素的制约?在这种结构性的限制中,农民又是如何选择行动方式的?为什么在九十年代前农民那么踊跃地为子女选择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在转型期前后与农民的教育期待有着什么样的重合与落差?为解答这些问题,研究者通过对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农村职业教育兴衰起伏的历史考察,以农民的理性选择为主线,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究当代中国农民对子女进行职业教育选择的根本诉求,为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寻找一种有说服力的解释。本研究的逻辑结构是,以阶层结构的划分及流动揭示农民对接受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深层欲望,以职业结构及其在农村具备的声望探明农民希望的流动方向(应然),以劳动力市场特征及就业模式考察农村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实际的社会就业结构中的流动过程(实然),在流动欲望、流动愿望、流动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农村职业教育何为?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迁中如何发生了从能到不能的变化?最终通过对农村个人职业教育选择受社会结构深层规制的分析,阐明在当前的社会结构下,农民的选择是理性的,农村职业教育遭遇困境的深层原因是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个体的利益诉求产生变化,从而与国家的宏观发展需求错位。而要破解困境,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增进个人职业教育选择的制度安排,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驱力,追求社会理性和个人理性的协调同一。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导言从总体上交待本研究的缘起、思路及相关研究的概况,并且简要阐述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第一章根据选题的需要,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假设:第一,社会分层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规制着农民的行为选择;第二,农民具有理性,他们为子女进行职业教育选择的目的性行为是建立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实现子女的阶层跃迁是其对子女接受教育的主要期待。基于理论假设进行了研究方法设计。第二章从分析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入手,揭示了农民由于置身劣势阶层,他们期望子女通过教育向上层流动,但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功能发生了由“地位教育”到“生存教育”的蜕化,选择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对子女向上流动的欲望有着很大差距。第三章以我国近年来职业结构日趋高级化为出发点,阐明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成为获得中高层职业的主要条件,农民希望子女通过接受教育“逃离农民”、“尽量不做蓝领”,但农村职业教育受办学层次所限,所培养的学生在职业市场上难以与高等教育毕业生展开竞争,主要流向产业工人阶层,影响了农民子女选择的积极性。第四章着力分析和描述农村职业教育学生的实际流动状况。我国的毕业生就业体制已从国家统分统配转向市场配置下的双向选择和多元就业,农村职业教育学生大多在次级劳动力市场通过非正规就业谋取职业。加上农村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受到市场青睐。由于不能实现稳定就业,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表现出较强的疏离。第五章对农村职业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澄明,即国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宏观需求与农民个体利益诉求错位,我们需要从减少失业解决就业的新视角正确认识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尊重农民的选择。在归因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策略,其核心是要张扬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在此前提下增进个人教育选择的制度安排,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子女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利益所在,最终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其他文献
面对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进行了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探索性实践。通过内涵建设、德育引导、人文关怀和特色创新,实现党员示范、党建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
目的: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酶联免疫(EIA)检测系统进行评价,以提高HBsAg的检测质量;方法:收集新鲜无溶血、无黄疸、无细菌污染的阴性与阳性血清,经灭活处理后,阳性血清用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T
目的:观察对口引流联合高位置管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
自由曲面重构是逆向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曲面造型的精度和质量是实现快速制造高质量零件的重要保证,研究基于扫描点云的自由曲面重构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扫描
目的:观察131I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片治疗,
负载模拟系统是研究负载模拟技术的实验系统,电动负载模拟系统又是负载模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对电动负载模拟系统的实现和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理论和实验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利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