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斑点叶突变体LF2010的生理与遗传定位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hexiny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EMS诱变小麦花培品系H261的诱变后代中选育的一个稳定遗传的小麦斑点叶突变体LF2010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该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生理特性和遗传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LF2010的生理特性主要表现为:斑点性状的表达同时受光照和温度诱导。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并且环境温度达到8℃以上时,小麦叶片出现黄色斑点。突变性状从3叶期开始表现,伴随植株的全生育期。通过锥虫蓝染色实验,发现斑点部位不存在细胞死亡,表明黄斑细胞为活细胞。农艺性状的表现差异:突变体的千粒重和旗叶宽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与小麦收获指数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以小麦品种‘小偃81’和‘西农1376’为亲本,构建了含236个家系的RIL群体(F2:7、F2:8代),连续两年在陕西杨凌、河南驻马店和山东济南种植,利用181个SSR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通过基于完备区间作图法的QTLIciMapping V3.2软件,对与小麦收获指数相关的部分性状的QTL进行了加性效应分析,结果如下:1.利用亲本从不同来源的190
学位
通过对超高压诱变小麦突变株系及其野生品种的多项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鉴定高压诱变小麦突变系抗旱性变异,进而创造新的优良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小麦偃展4110(M0)和正常灌水为对照,测试高压诱变M5突变株系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叶片失水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光合特性等9项抗旱生理指标,采用主成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主
学位
Ogu CMS具有不育彻底、易于保持的明显优势,但Ogu CMS的恢复系筛选十分困难,最初的恢复材料农艺性状差,不能直接用于商业生产,这主要是由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着萝卜染色体片段与高硫苷基因。2005年先正达(又称辛根塔)参与股份公司发现,Ogura萝卜的核酸片段在育性基因座与芥子油基因座之间断裂并重新连接产生BLR1重组现象,并以BLR-038与雄性不育系杂交获得了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低硫苷杂种材
学位
为了研究小麦遗传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绒毡层降解,钙分布及营养物质代谢与花粉败育的关系。以小麦(S)-1376为试材,对其三核期核的发育用DAPI进行鉴定,对其花粉粒中淀粉的积累用KI-I2观察;采用石蜡切片对花药绒毡层的降解进行检测;采用焦锑酸钾沉淀技术对钙离子进行定位检测;采用铅盐沉淀法对钙泵进行定位检测;采用半薄切片技术和组织学染色法对物质积累进行观察。获得下述重要结果:(1)用DAPI对1376
学位
高直链玉米淀粉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独特的理化特性对加工品质和利用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选育的13份高直链玉米自交系和1份普通自交系(郑58)为材料,分析了它们的直链淀粉含量、籽粒饱满度及表型特征、淀粉粒表型特征、淀粉热特性、粘度特性、溶解度、膨胀势等理化特性,以及授粉后不同时期AGPase、GBSSⅠ、SSⅠ、SBEⅠ、SBE Ⅱb、DBEiso2、DBEiso3等主要的淀粉合成酶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了
学位
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不育性彻底稳定不受环境影响且恢复源广,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陈凤祥等(1993)发现了新型隐性细胞核材料9012AB,并提出了隐形上位互作模型,即育性受两对重叠隐性不育基因(ms3和ms4)和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rf)互作控制。董发明等(2010)经研究后将三隐性模式修正为复等位模式,认为即育性受2对育性基因Ms3和Rf控制,其中Rf位点存在3个复等位基因
学位
本研究以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BNS为母本,200个常规品种(系)为父本配制组合,进行杂种F1的育性恢复性检测,筛选BNS的恢复系材料;通过“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数量性状检测方法对BNS/西农9062的F2代分离群体进行主基因遗传模型分析;以ATP合酶α亚基与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APRT)相关基因为目的基因,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BNS不育和可育条件下花粉发育的关键时期(四分
学位
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 sp. tritici, Pst)引起的小麦叶部病害,是威胁小麦生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发生了4次全国性大流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近几年来,在准确预测预报的指导下,及时广泛的使用化学药剂,避免了条锈病的大流行,然而年均发病面积仍然有近1600万亩。化学药剂的使用不但污染环境还会筛选出抗药菌系
学位
为探究小麦穗长等4个穗部性状的遗传机理,采用SSR分子标记,以“兰考906/小偃81”构建的含201个单株的F2为作图群体,进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并对与穗长、总小穗数、穗粒数和小穗着生密度等4个穗部性状相关的QTL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包含135个SSR分子标记位点的小麦遗传连锁图谱,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基因组总长度为2885.91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21.37cM,最小遗传距离
学位
在前人对我国生产上常用的82个不同类型自交系进行保绿度表型鉴定及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中选择了强保绿型玉米178和早衰型K12两个典型自交系材料,设置正常施氮(HN)与低氮胁迫(LN)两个氮素处理水平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保绿型和非保绿型玉米自交系吐丝后的光合特性、衰老进程、氮同化、氮利用效率的差异性以及氮素胁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保绿性的生理机制以及保绿性与玉米氮效率之间的关系。主要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