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凹陷东部构造演化特征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o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沾化凹陷东部是济阳坳陷构造变动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胜利油田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研究本区的构造演化,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本区的基本构造特征,提出了构造变动及“盆地”发育的模式,分析了应力场转换机制,并对“盆地”性质进行了探讨。 本文依据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和规模,将本区划分为基岩(前震旦系)、下(古生界)、中(中生界)、上(新生界)四个构造层和内部的七个构造亚层。通过分析断裂特征,提出了本区断层具有分期性、继承性、旋回性、分段性和相关性的活动规律。研究发现,本区印支期发育了以褶皱为主、局部伴有小型逆断层的北西向压性构造,燕山末期(中生代末期)发育了以逆掩构造和紧闭的褶皱构造为主的近南北向或北北西向压性构造,中生代末到第三纪早期发育了以宽缓为特征的大型背斜向斜构造,以及中生界内部的逆牵引构造。第三系的构造是在中、古生界构造的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它以北断南超的箕状断陷和断层为界的凸起为总的构造格架,受北西、北东和北东东向三组继承性活动大断层的控制和影响,构造具有继承性和分割性、类型具有多样性、分布具有分层分带性。本区构造变动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前中生代褶皱基底的形成和稳定古陆发育阶段、中生代古陆裂解阶段、新生代块断活动及整体沉降阶段。“盆地”构造发育模式为:从晚侏罗世到白垩纪末期发育的山间“盆地”开始、发展到早第三纪断陷湖盆的发育、再演化为晚第三纪及第四纪地陷发育阶段。综合研究认为,本区自中生代以来的应力场变化可分为印支期、早燕山期(J3-K1)、燕山末期、早第三纪、晚第三纪及第四纪五个阶段,应力场的变化主要受郯庐大断裂活动方式的影响。“盆地”具有双层结构的特征,下部的中生界及下第三系为垒—堑结构,上部的第三系及第四系为“碟”状的坳陷结构。“盆地”是具有扭动和拉张双重力学性质的混合型盆地——扭张性盆地。
其他文献
该论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目前在海外最大的风险勘探项目—苏丹3/7区项目的迈卢特盆地.针对该盆地勘探程度低、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研究以油气成藏理论为指
工程结构的损伤检测能够充分了解结构的损伤状态及承载能力的变化,对减灾防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结构损伤检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回顾了Hilbert-Huang变
经过分析发现焦作电厂一期灰场内现存老粉煤灰和刚排入的新灰及灰水是粉煤灰堆放场附近浅层地下水系统中Cr6+的主要铬源;灰场冲灰水和大气降水对粉煤灰淋溶浸泡后,通过包气带沙
胜利海上埕岛油田是我国极浅海地区投入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大油田。上第三系中新统馆陶组上段(以下均简称为馆上段)是该油田主力含油层系,截止2002年底已累积上报Ⅰ+Ⅲ类探明含
学位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自1964年钻探至今已经历40年.在勘探的中、早期阶段,以构造油藏勘探为主.近年来,随着饶阳凹陷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构造油藏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发现规模储量的
本课题以有限元法作为结构分析手段,建立了水电站门式起重机关键部件——门架结构的有限元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系统ANSYS完成了门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并对其结构方案进行了
表面粘钢加固法是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之一,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结构的加固中,并解决了许多结构上的疑难问题。本文针对常规粘钢加固存在钢板应力滞后的现象及裂缝不易控制的不足,研
百灵山地区隶属新疆鄯善县,区内规模较大的铁矿有铁岭、红云滩、赤龙峰和百灵山铁矿。它们大多发现于20世纪60~70年代的“铁矿会战”。在成因上,主要有两种认识,一为岩浆热液
本文具体工作如下: 1.通过对现今夜间行车风险性的分析,阐述了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汽车自适应前照系统和LED汽车前照灯的现状与发展的基础上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