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扩大经蝶入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的解剖学与临床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7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垂体腺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细胞发生的常见良性肿瘤,肿瘤人群发生率为1/10万,占颅内肿瘤的10%,尸检中发现率为10%~25%,且近年有逐渐增多趋势。根据垂体腺瘤的大小,将其分为微腺瘤、大腺瘤及巨大腺瘤三种。而巨大垂体腺瘤由于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是临床研究和治疗的重点。 垂体腺瘤的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药物治疗。而巨大垂体腺瘤由于与周围解剖结构尤其是视神经及下丘脑等关系密切,放射治疗产生的放射性水中常引起病人失明、昏迷等严重并发症,而不能首先采用放射治疗,只是手术治疗后的一种补充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虽然能够部分控制垂体腺瘤过渡的激素分泌及短时期抑制肿瘤的生长,但不能达到长期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巨大垂体腺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按照手术途径的不同,分为经颅及经蝶入路两种。两种手术入路在治疗垂体腺瘤的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1907年Schloffer首先应用经鼻—筛—蝶窦入路成功切除了一例垂体腺瘤,由于当时手术器械落后、术野照明差等原因,使肿瘤切除不彻底及术后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发生率很高,导致病人死亡率很高,极大限制了经蝶手术的开展。Horsley于1889年采用经额入路,作了第一例经颅垂体腺瘤手术,由于经蝶手术的缺点而使经颅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发展性照顾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10
侵袭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是引起肿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肿瘤侵袭与转移过程中,需要多次侵袭基底膜,(1):穿过基底膜进入基质;(2):穿过内皮基底膜进入血道或淋巴道;(3):到达远隔
垂体催乳素瘤(Prolactin-producing tumor或prolactinoma,简称PRL瘤)是内分泌系统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主要表现为闭经、泌乳及巨大瘤体对周围组织(如蝶窦、视
太赫兹科学技术是一门新学科,其关键技术是太赫兹波的产生。光电导天线是目前产生宽频带太赫兹波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光电导天线的几何结构对提高天线在太赫兹频段的效率、方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12岁的儿童处于心智极不稳定的发展期,他们行动的动机和目的非常狭隘而荒唐,情绪容易受到暗示。这种儿童心理学的观点,为理解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的《
仿生学是人类赞扬大自然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一门属于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仿生学源于大自然的生命,同时与人类的创造性思维相结合,发生在当今时代下的产物
目的总结应用外同定器结合克氏针有限同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们采用外周定架结合克氏针骨折端交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呼吸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呼吸监护病房的4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连接机械通气治疗及取痰培养、
本文介绍了小学科学课程实验研究的概况,小学自然课的改革首先是个观念问题,其次才是技巧问题.目前的自然课教学,仍然是重视知识结论而不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应体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