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已经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力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关键的助推器。目前,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多双边经贸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主要发达国家为了恢复本国经济,纷纷采取了新贸易保护主义战略,最主要的保护手段便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成了发达国家阻止我国向其出口的借口,并滥用知识产权保护起诉我国出口企业侵权。尤其是美国的“337调查”,使我国的出口企业损失惨重。我们的出口产品往往被贴上侵权的标签,究其原因是我国出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意识淡薄。因此,我国出口企业迫切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国际市场份额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中国应该认真分析当前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所面临的紧急形势,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本文便是从加强中国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然后着重分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强化我国出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我国的外贸企业更好的利用自身的知识产权,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使国家在知识资源上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通过对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分析,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本文利用国际贸易学、微观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采取规范分析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研究相结合、国际层面与国内层面相结合等方法,对出口贸易中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并回顾了这个领域中的相关文献,同时对研究思路、框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主要从经济学和贸易学两个角度介绍了相关的理论,经济学理论包括外部性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贸易学理论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知识产权优势理论。第三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在这一章中着重的分析了出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第四章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的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第五章提出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从市场主体政府与企业这两个层面分别给出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对出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让出口企业更加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对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的分析,清晰的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是一把双刃剑,出口企业要趋利避害,充分的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去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促进出口产品的结构转型升级,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