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岸分隔分治约30年后,台湾于1978年宣布开放民众大陆探亲,让两岸间的藩篱打开,但直接往来仍不被允许。但由于此时台湾岛内企业面临工资高涨、土地价格上升、劳工短缺、新台币大幅升值等因素,让许多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为求生存,敢冒违法被罚的风险,辗转进入大陆投资,造成大陆为台商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之地。但台湾官方以政治面为基础来制定或修订两岸间的相关法规、以遏止而非辅导台商大陆投资的出发点来规范台商的投资行为,而台商却从个人、个别企业到整个产业链集体迁移至大陆。到底什么原因让政治敏感度极佳的台商,不顾台湾政府的“忠告”,贸然投向“祖国”的怀抱。 本研究在采取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及个案研究法取得相关数据后,以层级程序分析法来探讨台商对大陆投资的进入模式与所有权策略,并分析其选择因素。发觉台商进入因素从取得廉价劳工、低租金的土地与厂房、租税优惠等,到放眼大陆内销市场、质优且价廉的人才以从事当地研发工作等,其中也发觉有特殊因素即盲从跟进及躲避刑责两类;在进入模式以个人、境外外公司不向台湾政府报各,到母公司、境外子公司、个人、报备与不报备交叉混合进入大陆投资;所有权策略方面,从早期台商进入东莞从事加工出口产业而普遍采取简单的三来一补企业型态,进阶到放眼国际市场及大陆内销市场而让此无股权及所有权型态的企业无法满足台商的需求,而纷纷改采独资公司与合营企业型态,其中在禁止外人投资类中台商则以人头户设立个体户及公司亦不在少数。这在台商大陆投资过程中,因投资经验的累积、两地法规的变化、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变等,都如影随形的影响着台商的进入模式与所有权策略。所以本研究在时间断面上所得结论供台商大陆投资参考,但因台商身分无法完全掌握及投资地分布太广,留给后续研究者一个极大的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