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共外交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a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此时期内的各诸侯国成为独立的国家,它们之间的不断兼并和互盟形成了看似杂乱无序却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国际关系大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在外交思想、制定外交策略上审时度势,充分发挥了创造力,并因时因地的积极进行实践,使得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外交智慧多彩绽放的伟大时代,这其中也大量涉及了公共外交领域。本文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共外交思想与实践存在并有为今所用,为今所鉴的作用和意义的基本假设为切入点,主要对春秋战国时期公共外交思想和实践的内容特色以及其与公共外交相关理论契合度等两方面进行论述。文章共为六个部分,引言中详细阐述了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对象、研究概念澄清、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六个内容。第一章重点回顾梳理了公共外交在理论发展上的新旧之争与实践过程中的原则和特色。第二章主要归纳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间格局与主要诸子大家相关的外交思想流派。第三章结合上述论述,发掘并提炼春秋战国时期公共外交的思想精华与实践特点。第四章,把研究发现与当今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状况结合,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公共外交对今日的启示作用。最后,在第五章中总结阐述整体研究的结论、意义及可继续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特色鲜明的公共外交思想和广泛多样的实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得到结论,春秋战国时期“和而不同”、“乐忧天下”、“以德怀远”,“散游诸侯”的公共外交思想;重视会盟活动仪式等形式、重视女性及说客精英个体和重视文化意涵内容交流的公共外交经验在思想引领和实践指导两方面对当今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