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论概述研究现状,指出研究意义与价值。目前对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的研究多集中于探究其美学意义,对其救赎观及意义的揭示尚无。研究《恶之花》的救赎观可分析上帝与救赎内涵的新变,有助于了解《恶之花》的丰富内涵、文学的救赎主题和上帝原型及文学对宗教演变的反映与影响。还可透视当时的宗教思想和社会风貌,理解文学对生活理想、社会道路的探索。解析其救赎观不难管窥宗教思想演变的规律和特点,发现社会历史、文学中的文化阐释对宗教变迁的作用和时代精神、宗教改革对救赎观的影响。在学界,本文首次指出宗教活动中存在“价值交换”,发现了宗教信仰趋于超验、教义被解构、救赎内化的宗教演变规律和特点,对《恶之花》救赎观、上帝观的论断比较有创意。正文首章分析《恶之花》中的《赎金》、《亚伯和该隐》、《献给撒旦的祷文》等诗和《圣经》,运用社会历史批评等方法在形象解析与文本细读中揭示《恶之花》的救赎观。先阐释《恶之花》中浓厚的罪恶意识:身负原罪与本罪,人深陷“惩罚”。在考察《圣经》的相关教义时为解析《恶之花》的救赎观树立参照系:为通过审判升入天堂,人类需要上帝拯救以实现救赎。指出《恶之花》的救赎观是理性指导、世俗努力的以物质财富赢得拯救和用暴力手段自我救赎的自主自足的自救。发现《恶之花》将传统救赎观颠覆,其矛盾在于渴求拯救又努力自救。第二部分结合历史文化、波德莱尔的生平、宗教改革等在实证中发掘《恶之花》救赎观的成因。《恶之花》的救赎观是宗教变迁、文化阐释的结果,是渴求变革的大众情意与时代中的幻灭情绪和想打倒权威的思想的反映,是路德的“因信称义说”、加尔文“荣耀上帝”的观点、闵采尔的平等思想的体现。《恶之花》的救赎观也是波德莱尔身世和个性的注解:孤独无援而渴盼救赎,意图用暴力方式解救自我;失意与自我崇拜中弃绝上帝以构建“乌托邦”。第三部分运用权力话语等理论并上升到哲学层面揭示《恶之花》救赎观的意义:改写了传统救赎观,上帝从“自在存在”变为“自为存在”;体现了基督教教义的悖论,表明教义被解构;证实宗教的变革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相关联,宗教活动中存在着“价值交换”;证明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阐释宗教,人们在困境中信仰宗教,在无法得到实际利益时又背弃宗教信仰;说明救赎内化,已经由终极关怀和依靠泛化为人们的日常关照,文化阐释中宗教信仰趋于超验,人们由信仰上帝变为追求自由、平等、正义;表现了当时文学的反传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