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民工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揭示农民工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农民工流动与流出地新农村建设作为研究对象,以西南地区为研究区域,其目的在于借助人口迁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经济学理论,诠释农民工流动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机理,为国家探索引导农民工合理流动和加强农民工流出地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本研究立足于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宏观背景,在充分认识农民外出务工引起的巨大社会经济影响的基础上,结合西南地区农民工流出地农村社会的特殊性,将农民外出务工产生的影响置于整个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框架内,从微观及宏观、经济与社会、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视角,先分析农民工流动与新农村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农民外出务工对流出地的新农村建设的传导机理;然后综合运用人口迁移、人力资本、信息经济学等理论分别探索农民工对流出地生产发展、农民生活等五个方面的影响机理,并运用调查数据进行印证;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1.农民工通过在农村与城市间的流动,实现了城乡要素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2.农民外出务工已经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农村收入新的增长点,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一定的资金基础。3.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受到城市居民的影响,有利于流出地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已成为历史。4.农民工流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西南地区农村的教育环境,进而影响农村的教育水平。5.西南地区村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有所提高,有助于流出地的民主管理建设。6.农民工给部分流出地农村带来了一些新农村建设的阻碍因素,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根据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我国现阶段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如发展劳务经济,拓展农民工就业途径;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综合素质;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回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行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制度歧视;创新基层民主管理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