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近些年来信托、融资租赁等非银行业金融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在2014年股市上证综指也再次冲破3000点大关,摆脱近几年的低走局面,证券行业似乎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这依然无法撼动商业银行在整个国内金融圈中一家大的局面。到去年年底为止,根据相关行业协会所颁布的数据,经整理可以得出金融机构资产排名,我们发现位居第一位的仍然是银行业,其资产达到了159万亿元,紧随其后的位居第二位的信托业则仅仅具有11.8万亿元,位居第一位的银行业在金融资源配置中仍处于独大的情况,银行信贷资源仍为社会融资总量主流,依然为社会各个行业所需融资保障。与此同时,银行体系本身的治理结构对于信贷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特意以银行治理结构中的主要方面--股权结构为基础,分析其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因此,本篇论文以中央汇金公司或者是财政部所持有的特大型银行,在股权结构设计方面具有独特性的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十七家更多承担地方经济发展任务的城商行作为研究样本,选取了2003年—2013年这一时间段作为研究样本的数据来源周期,采用了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同时进行Hausman检验证实该篇论文中存在内生性情况,另外,针对GMM分析中是否存在工具变量选取不当的情况,本文通过Hansen检验证明了所选取的工具变量不存在所谓的过度约束情况,证明了其选取的合理性,从而得出以下结论: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其信贷行为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量、不同期限信贷的比例是有差异的;而且在信贷对象和信贷的集中度方面,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