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旅游型新农村空间形态演变特征与优化——以杭州外桐坞村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cla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引入乡村旅游能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村民文化素养、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使得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得以完成,因而产生了旅游型新农村这一融合发展模式。在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落的空间形态受村落规划、外来人员行为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发生改变。探讨旅游型新农村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有利于动态监督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保证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可持续性,改善村落的交通网络系统,从而达到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的目标。  以旅游型新农村——杭州外桐坞村为例,应用空间句法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外桐坞村开发前、开发中及现阶段轴线图的定量分析,解读其不同时期空间形态分异,解析村落物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总结外桐坞村通过运用整合度核心转移、调整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功能等手段,实现了村落从开放式树枝状的简单空间形态到封闭式网络状复杂空间形态的重构过程。通过实地调研与句法分析发现,现阶段外桐坞村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内部交通混乱、旅游吸引力弱、私密领域保护性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整合内部交通网络、打造公共休闲空间、控制村落空间的可达性和可视性分布、合理安排旅游线路、适当调整空间整合度等手段来提高村民、游客和艺术家的和谐共处空间,实现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的双赢局面。  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以及关于空间形态、空间句法及旅游型新农村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介绍了空间句法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原理,并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第四章和第五章运用空间句法分析方法对外桐坞村不同阶段的整体轴线进行分析,并深入分析不同阶段外桐坞村的句法变量,将村落的乡村旅游发展与人的行为相结合,从而探求外桐坞村空间演变特征。  第六章梳理了旅游型新农村空间形态优化的理念与原则,提出了空间形态优化目标,结合实地调研发现的问题,给予了外桐坞村空间形态的优化建议。  第七章为结论与不足,通过对理论的整理和软件分析结果的总结,对整个论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在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描述当前建筑业面临的形势和外部环境,及加强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对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发展和整个建
工商业环境之快速发展使企业对于非审计服务之需求与日俱增,会计师之独立性也备受质疑,在恩隆事件发生前各国部份学者对于会计师之独立性与非审计服务也有不同之研究及探讨,而研究之学者对于会影响会计师独立性之项目,如管理咨询服务、非审计公费、审计公费,会计师报告之意见类型等因素均有相关之实证研究,但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任何证据能明确指出究竟对于会计师独立性所造成之影响有多重大。但在美国恩隆事件及台湾之博达、皇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家庭出行需求日益成熟,但家庭旅游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核心家庭是中国最常见的家庭类型,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市场之一。经过家庭关系的演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