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酸菌胞外多糖(lactic acid bacteria exopolysaccharides, LAB EPS)是乳酸菌发酵产生于细胞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普遍存在于酸乳和干酪等发酵食品中,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活性、免疫调节活性及调节胃肠道功能活性等等,且无毒副作用,因此受到了人们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关于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的深入研究比较少,比如对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小肠巨噬细胞(small intestine macrophage)的免疫调节作用,还不清楚。因为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是炎症反应发生、发展、协调与消散的内在机制。本研究主要探讨干酪乳杆菌胞外多糖对腹腔来源巨噬细胞生长的影响、吞噬功能的影响、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对小肠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阐明干酪乳杆菌胞外多糖的免疫调节机制。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腹腔注射法,提取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按照Frangakis等(1982)的方法稍做改动分离小鼠小肠巨噬细胞。(2)采用MTT法研究不同剂量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干酪乳杆菌EPS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及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3)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干酪乳杆菌EPS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及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的形态学影响。(4)用酶标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分析J774A.1细胞及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量,生成NO、H2O2和02-·的量,研究EPS对腹腔来源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5)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析EPS对腹腔来源巨噬细胞和小肠巨噬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以及抑炎症因子IL-10的影响。(6)用酶标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分析小肠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量及生成NO的量,研究EPS对小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EPS能显著的促进J774A.1细胞的增殖(P<0.05),当EPS浓度为400μg/mL时,处理J774A.1细胞48小时细胞增值率可达到197%±7.9,EPS也能阻止(脂多糖)LPS导致的J774A.1细胞生长的抑制状态,促进由LPS处理后细胞的生长,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当EPS浓度为450μg/mL作用LPS处理后的J774A.1细胞48h细胞的增殖率达到185%±9.7;EPS对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的作用,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外不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分化增殖,是有限细胞系,不同于无限细胞系的J774A.1细胞,LPS能微量的减少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数目,EPS能恢复LPS引起的原代腹腔巨噬细胞数量的减少,说明EPS可能是LPS的抑制剂。(2)EPS处理J774A.1细胞能促进细胞的增殖,而细胞形态并未发生较明显的变化,EPS处理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后细胞数目没有增多,细胞形态也未有明显的变化,即EPS对细胞没有细胞毒性作用;用LPS处理细胞后,两种腹腔巨噬细胞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EPS能够恢复由脂多糖导致的巨噬细胞形态的变化。(3)发现EPS能显著的提高腹腔来源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400μg/mL的EPS对腹腔来源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同时EPS能显著的抑制由LPS导致的两种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增加。(4)EPS能显著的促进腹腔来源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10,抑制由LPS导致的腹腔来源巨噬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IL-1β、TNF-a的增多,促进LPS抑制的巨噬细胞分泌IL-10;小肠巨噬细胞几乎不分泌IL-1β、TNF-α和IL-10,EPS处理小肠巨噬细胞后只是略微的分泌IL-1p、TNF-α和IL-10,且不呈剂量依赖关系,这对小肠免疫耐受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5)EPS能促进小肠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当EPS浓度为100μg/mL,200μg/mL和400μg/mL时能够极显著的促进小肠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P<0.01);EPS几乎对小肠巨噬细胞生成NO的量无影响,只是很微量的增加了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揭示EPS既能促进小肠巨噬细胞的吞噬中性红的量,又能使小肠巨噬细胞产生微量的NO不会导致小肠炎症反应的发生,这对小肠内环境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结论:干酪乳杆菌EPS能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增殖,双向调节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促进小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改善炎症反应以及维持小肠免疫系统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