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隐喻观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以Lackoff和Johnson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开辟了一条从认知的视角研究隐喻的新途径。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而不是一种修辞格。隐喻由两个域构成:一个是结构相对清晰的源域,另一个是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认知隐喻就是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让人们通过源域来理解和认识目标域。按照这种理论,“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我们日常概念体系中的思维和行为,本质上是隐喻的”(Lakoff & Johnson,1980:3)。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到目前为止,人们主要对“上-下”(UP-DOWN)、“前-后”(FRONT-BACK)和OVER等空间概念隐喻进行了研究,而几乎没人对“左-右”概念隐喻进行研究。有鉴于此,本论文通过收集大量的有关“左-右”的语料,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对“左-右”空间概念隐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左-右”的概念隐喻意义为:数量多为右,数量少为左;地位重要为右,地位次要为左;时间多为右,时间少为左;理想状态为右,不理想状态为左;(2)“左-右”的概念隐喻意义既是对称的,也是不对称的;(3)“左-右”的特殊结构决定其隐喻映射不能完全由概念隐喻理论来阐述,而概念整合理论则是其最好的补充。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本论文的基本结构。第二章回顾了国内外研究者在空间概念隐喻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三章阐述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框架: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第四章分析了“左-右”的意象图式及其概念隐喻意义。第五章论述了“左-右”概念隐喻意义的对称与不对称性,以及在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下“左-右”的认知机制。第六章总结了本论文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的研究结果及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