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的探讨——以成都市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1世纪,中国将经历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相比日本、德国等其它发达国家,我国养老产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对于养老建筑设计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虽然国家编写发布了有关老年建筑的建设规范,但现有规范中的内容面面俱到,陈述性强,虽内容详实但重点不突出,对指导前期方案设计和建成后方案评估都是一个繁杂的过程,评估缺乏侧重性,且评估结果都以主观描述呈现,不够直观,对实际建设的督促作用不强,国内的养老机构多数存在不按照规范建设的情况。因此,无论是作为一种评价标准,用以对既有养老机构室内环境的评估,或是当作一种参考核查清单,用以对建成养老机构的验收评估或者存档备案等工作需求,建立一个“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都显得愈发紧迫而必要。使其能够充分地细化、量化养老机构室内环境,从众多评价指标中优选出部分指标,从而精简评价内容,突出评价重点,使之变得可控、易操作,然后对所选指标进行赋权,从而使评价更客观、更合理,弥补了传统打分法不能区分各指标重要性的不足,评价结果以分数、等级的形式呈现,直观精确,便于发现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改进策略,最终达到指导养老机构建设的目的。  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相关规范等理论研究梳理总结出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的指标集,然后运用专家咨询法来进行指标筛选,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集,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确定,计算出各单项指标的权重和指标的总排序值,区分出各指标的重要性,构建出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评价体系。  其次,论文通过实地调查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需求情况,从实践层面对所建评价体系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最后,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分值计算,从而说明所建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
其他文献
纪念性建筑作为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的建筑类型,在城市的更新过程中往往因为其历史价值与纪念意义而需要保留,因此,对其进行改扩建设计成为建筑师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设计实
学位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非线性建筑以其独特的外观形态和内部空间,越来越受到设计界和媒体大众的关注。   本文对非线性建筑的概念进行阐述,归纳和总结了非线性建筑的理论依据的
重庆是一个依山傍水的老工业城市,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长江、嘉陵江沿岸工业用地向居住、公共服务类用地转换,这种现象在主城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尤其是随着两江四岸多条滨
交通问题是城市生活的一大弊端,随着城市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多,单纯依靠增加地面道路网络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以公交车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也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并大城市的建设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城市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城市步行街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受到政府和城市居民的普遍关注。城市步行街设计
学位
当前,随着大城市的不断发展,城镇边缘地区已经成为大规模住区开发的热点。它是城市建成区周边由城市向农村过渡的地带,是城市生态环境最复杂的地区。一方面,在传统观念中,这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和旅游业光辉前景的到来,我国风景区新农村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目前对于新农村建设和风景区规划两方面的理论与实际运用都很多,但是具体到风景区新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