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鳞癌与部分生物因子相关性的临床、实验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r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部分生物因子与口腔鳞癌转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T1和T2口腔鳞癌病人中部分生物因子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指标,寻找其中与转移、预后相关的因子。 方法:将95例口腔鳞癌标本制作组织芯片,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COX-2,Ki-67、EGFR、VEGF-C、Cyclin D1、P16、Bax、Bcl-2、CD44v6及MMP-9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常规临床病理情况,如肿瘤T分期、肿瘤厚度、肿瘤侵犯模式、组织分级、肌肉侵犯、手术切缘、淋巴细胞侵润情况、颈部转移情况。并使用卡方检验单独检测各个变量与转移、复发、总体生存的关系,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与转移、复发、总体生存的关系。 结果:单变量分析中,wPOI(worst pattern of invasion)、组织分化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变量分析中肿瘤厚度CD44v6、MMP-9、COX-2、VEGF-C、Cyclin D1均与颈转移相关;Cyclin D1、P16、手术切缘状况、wPOI、pPOI(predominant pattern of invasion)、T分期相关;淋巴细胞浸润、Cyclin D1、CD44v6、Ki67与生存时间相关,在生存分析中COX-2、P16、肿瘤厚度、复发、淋巴结转移、EGFR、bcl-2、T与生存相关。 结论:认为在早期口腔鳞癌中肿瘤厚度、CD44v6、MMP-9、COX-2、VEGF-C、Cyclin D1可以作为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COX-2、P16、肿瘤厚度、复发、淋巴结转移、EGFR、bcl-2、T分期可以作为总体生存的预后因子。
其他文献
自1964年Epstein和Barr在Burkitt淋巴瘤标本的体外传代细胞中发现Epstein-Barr病毒(EBV)以来,已有多种肿瘤被证实与EBV感染有关,其中尤以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与EBV的关系最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延安时期”专指1935年10月随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中共中央来到陕北,特别是1937年1月进驻延安后的十三年(1935年10月—1948年3月)时期。“延安时期”全国解放区的政治、军
植物形态和分类知识繁杂,植物解剖部分的知识抽象难于理解,采用教科书、图谱及标本相结合的传统教学不能满足轻松学习的需求。应用动态三维重建技术立体图像取代传统的二维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