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白藜芦醇对PTSD模型小鼠疼痛和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y2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探讨了反式白藜芦醇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经典动物模型单次长时间应激(SPS)诱发的焦虑样行为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并通过L-HPA轴探讨反式白藜芦醇对疼痛和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的机制。
  方法:
  1.建立模型:对雄性ICR小鼠进行单次长时间应激(single-prolongedstress,SPS)建立PTSD模型。
  2.行为学实验:以自发活动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大理石掩埋实验(MBT),观察反式白藜芦醇对PTSD诱导的焦虑样行为学的改善作用。以机械痛敏实验和冷痛敏实验,观察反式白藜芦醇对PTSD诱导的焦虑样行为学的改善作用。
  3.脑内相关蛋白表达:免疫印迹分析法(westernblot)检测背根神经节、脊髓背角、岛叶皮质、扣带回皮质和杏仁核中影响L-HPA轴的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包括GR、PKA、p-CREB和BDNF。
  结果:
  1.行为学实验:
  a.在自发活动中,我们发现各组小鼠的运动总路程无明显变化,表明了SPS应激和反式白藜芦醇给药均没有影响其自主运动能力。但模型组小鼠较正常组小鼠对中央区域探索时间显著降低,在给予反式白藜芦醇后对中央区域探索时间显著增加,表现出了抗焦虑作用。
  b.在高架十字迷宫中,模型组对于进入开臂次数和进入开臂时间的百分比相较于正常组而言明显下降,反映了模型组产生了焦虑样行为,而给予反式白藜芦醇后可改善该种由SPS引起的焦虑样行为,这也就说明反式白藜芦醇具有一定的抗焦虑样作用。
  c.在大理石掩埋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PS应激模型组小鼠显著增加大理石掩埋个数,表现为焦虑症状。而给予反式白藜芦醇,特别是中、高剂量组,可以改善这一现象,表现为大理石掩埋个数的降低,说明了反式白藜芦醇具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
  d.在机械痛超敏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SPS应激模型组小鼠一直存在痛觉超敏的症状。而在给予反式白藜芦醇后,能够引起小鼠的缩足阈值从第9天到第19天呈剂量依赖性形式增加。
  e.在丙酮引起的冷觉过敏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与机械痛敏实验相似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PS应激模型组在第7天冷痛评分显著升高,表明了SPS对丙酮引起的冷痛阈值显著降低。随后发现给予反式白藜芦醇后,也呈剂量依赖形式增加冷痛阈值。
  2.Westernblot检测结果
  SPS应激可以使小鼠背根神经节、脊髓背角、岛叶皮质、扣带回皮质的G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杏仁核脑区的GR表达明显增加,同时,背根神经节、脊髓背角和与情绪相关的三个脑区内PKA、p-CREB以及BDNF蛋白含量降低,而反式白藜芦醇可以不同程度有效逆转这种现象。这些结果提示反式白藜芦醇通过调节L-HPA轴功能和激活下游神经保护分子如PKA、p-CREB和BDNF的表达来保护神经元免受PTSD样应激损伤。
  结论:
  反式白藜芦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PTSD模型小鼠疼痛和焦虑样行为,其机制可能通过对脑和周围系统的边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L-HPA)轴和随后的PKA/p-CREB/BDNF通路的调控而起到改善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是神经外科中的常见病,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其幸存者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长远期并发症,极大的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TBI分为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引起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氧化应激、炎症、谷氨酸兴奋毒性、颅内压升高等。这些致病机制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了脑损伤。石杉碱甲(HuperzineA
背景: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主要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独立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及其他心脏病而存在,由糖代谢紊乱引起,以心脏功能和结构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种心肌病变,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是糖尿病心肌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可导致心肌重构,使心肌顺应性降低,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向终末期心脏病转化的重要
学位
背景及目的  糖尿病肾病是最普遍的慢性肾病,并且是全世界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与其他慢性肾脏疾病一样,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发展根据尿白蛋白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分类。在糖尿病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30-299mg/g肌酐)的发展被描述为初期肾病,而大量白蛋白尿(尿蛋白≥300mg/g肌酐)的存在被描述为明显的肾病,并且GFR低于30ml/min/1.73m2被认为是肾功能
实验目的  内皮细胞凋亡在心血管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考虑到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自噬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决定研究自噬在HDAC6抑制剂减缓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  实验方法  我们采用免疫沉淀来反映蛋白直接相互作用功能;用DHE染色、Tunel实验以及免疫印迹实验来验证细胞内ROS的产生、细胞凋亡和JNK磷酸化水平、自噬水平以及Beclin1和Bcl-2的结合情况。  实验结
学位
实验目的  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其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肌梗死已经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与研究,为寻找有效的策略来预防或改善心肌梗死造成的损伤。bFGF可以保护缺血性心肌病,但其详细机制尚不明确。我们分别在动物水平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以及在细胞水平进行糖氧剥夺来深入探讨bFGF保护梗死心肌的具体机制。  实验结果  我们在野生型B6小鼠中构建心肌梗死模型,并同时
学位
肾间质纤维化(Renalinterstitialfibrosis,RIF)是各种病因引起进行性肾损害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根本病理改变之一,临床上目前并没有针对RIF的特效药。该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机体内动态变化的基因、细胞因子、蛋白以及各类细胞在时间和空间不同尺度交互作用导致。为了动态模拟RIF在时空尺度的发生与发展,并定量表征大黄酸对该疾病生物网络的调节机制,本论文采用定量网络药理学
背景及目的  肥胖已经成为世界流行性的一种代谢疾病,并且长时间的肥胖可以诱发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其他慢性代谢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胰岛素抵抗与肥胖联系最为密切,是上述代谢疾病的共有特征。然而胰岛素抵抗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尚不清楚,且仍无有效治疗药物。近几年国内外的学者发现,肥胖引起的炎症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发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人们有望通过抗炎治疗缓解并改善胰岛素抵抗。肥胖患者中饱和脂肪酸浓度
目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growthfactor21,FGF21)是一种新型的糖脂代谢调控内分泌因子。而Erk1/2MAPK通路与FGF21的生理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FGF21参与调节小鼠血糖和脂质代谢稳定。然而,FGF21是否通过Erk1/2信号通路调节糖代谢和脂质代谢还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旨在探究Erk1/2信号抑制在FGF21调节糖代谢和脂质代谢
学位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重组pET-28α-Dclk1激酶结构域(kinasedomain;KD)质粒;建立高效表达的大肠杆菌E.coli原核表达系统;利用重组his-tag融合Dclk1(KD)蛋白特性设计纯化方案,获得高纯度Dclk1(KD)蛋白。利用纯化所得Dclk1(KD)蛋白进行小分子化合物高通量筛选,寻找潜在Dclk1(KD)抑制剂,并对其进行生物学抗炎活性研究,以期获得新的Dclk
学位
目的:  探讨短期慢性应激引起的轻度抑郁对足底切口小鼠术后疼痛敏感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探索痛觉和情绪对HPA轴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及对小鼠组织内第二信使通路cAMP/PKA/CREB/BDNF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首先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模型,找到基础疼痛不改变的最佳应激天数。然后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切口+对照组、假手术+应激组、切口+应激组。在足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