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商标的价值是通过使用来实现的,所以商标使用是商标法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商标法》保护的是商标起到的区分作用和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而不保护单单一种标识。在我国,采取自愿注册制度,商标使用人可以以自己的意愿自由决定是否将商标注册。同时商标权人只有通过行政部门的核准,才能受到法律规定的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这种制度即为商标注册取得制度。目前该制度已在我国实行多年,其确保了商标具有明确的所有权。并且能高效且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的价值是通过使用来实现的,所以商标使用是商标法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商标法》保护的是商标起到的区分作用和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而不保护单单一种标识。在我国,采取自愿注册制度,商标使用人可以以自己的意愿自由决定是否将商标注册。同时商标权人只有通过行政部门的核准,才能受到法律规定的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这种制度即为商标注册取得制度。目前该制度已在我国实行多年,其确保了商标具有明确的所有权。并且能高效且稳定的保障经济活动,同时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随之而来了一系列利用注册商标优势地位开始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如商标抢注等。我国的商标制度长期的实施注册取得制度,导致了目前我国的商标制度重视注册,轻视使用的局面。然而商标的功能在于区分商品的来源,和是否注册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先用商标通过使用产生了商业信誉,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如何解决在先使用权人与在后使用权人在商标专用权上的权益纠纷,势必需要在商标法的理论框架与司法实践中进行探讨。目前我国现行《商标法》中规定了商标先用权制度,在立法角度上促进了市场经济中诚实信用风气的发展。商标先用权抗辩制度,首次出现于2014年5月1日修订的《商标法》中,在本次修订中,商标法中的各项制度都得到了改良和完善。商标先用权抗辩制度在本次修订中仅在第59条第3款中进行了具体规定。在相关的实施条例与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并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规定。这样的立法现状就使此项制度无法有效地实施,同时由于第59条第3款的规定过于具有原则性和模糊性,也导致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出现,尤其是关于“在先使用”中“在先”时间点的认定、“一定影响”认定的具体标准以及“原有范围”的界定标准等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于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予以阐述。第二部分为我国先用权制度概述。首先介绍了商标先用权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我国商标权的理论基础,商标先用权是建立在利益平衡理论和商誉价值理论上的。第三部分以一则经典案例引出商标先用权现有的主要争议焦点。第四部分为商标先用权的权利性质。该部分对于商标先用权的权利性质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于目前学界主流的利益说、权利说和抗辩说三种学说进行了介绍;然后对于商标先用权权利性质进行了应然界定。第五部分为商标先用权的构成要件,该部分主要对于商标先用权的在先要件、使用要件、有一定影响要件和善意要件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商标先用权的诸构成要件进行了概述;其次对于在先要件进行论述,笔者认为“在先”时间点应明确为“注册申请之日”,同时还要对异地善意未注册商标使用人予以相应的保护;然后对于使用要件进行了论述,对于使用要件应明确满足三点,即在我国使用、须持续使用和须合法使用;接着对于有一定影响要件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该要件具有必要性,但须明确具体的认定标准以便在实践中予以应用;最后对于善意要件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善意要件有其必要性,同时该种善意的认定应基于非不正当竞争目的。第六部分为商标先用权的权利行使限制,作为权利而言,商标先用权也应具有一定的限制。笔者认为首先商标先用权应在原使用范围内使用,同时原使用范围也不应仅限于原使用地;其次商标先用权应加以限制的使用,主要方式为附加适当标识和在原范围内使用,并且转让或许可的方式只能是连同业务一起转让或许可。第七部分为商标先用权相关商标侵权构成。笔者在该部分对于恶意在后注册人的侵权进行了分析。该部分论述了适用商标先用权制度的可能以及对在后恶意注册人的处理。
其他文献
文章分析了与乌克兰冲突有关的西方制裁对俄罗斯出口这一国内生产总值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影响。该研究的理论部分考察了制裁实施的历史方面,其目的和宗旨。本文介绍了实施经济制裁手段的世界经验,并提出了其有效性问题。此外,为了清楚起见,还列出了冲突的全部时间顺序和对每个阶段实施制裁的时间表。同时,还审议了俄罗斯的应对措施,即政府提出的进口替代战略。作者从进口替代战略和2024年前出口发展的主要方向两方面进行了
改革开放四十余载,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的目标,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但在经济实现繁荣发展的现象背后,存在着自然资源过度浪费、人口红利不断丧失以及生态环境过度消耗等巨大代价。随着自然资源不断枯竭、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以及发展不平衡等众多弊端的滋生蔓延,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由此我国开始逐步转变经济发展目标与经济发展方式,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协调发展等众多措施来调整我国的产业与经济结构。自十九
文章以2001—2019年湖北省79个县域的数据为样本,以双重差分法(DID)为工具,分析武汉城市圈扩容对新进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采用平行趋势检验、更换结果变量和安慰剂检验的方式对上述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扩容对促进新进县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影响,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并且对贫困县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对非贫困县经济的促进作用;贫困县在加入武汉城市圈后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多年来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就难以为继,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要素的大量投入为提前条件的,由此带来了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资产泡沫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我们必须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中心,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一个普遍的共识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制度创新、结构优化和要素提升来实现动力转换是唯一出路。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颠覆了传统信息交互的模式,重塑着现实中的社会形态与社会结构,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传播的网络谣言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破坏。究其本质,网络谣言是突破公民言论自由边界的产物,网络谣言的治理涉及公民言论自由权利与社会公共秩序之间的平衡。网络谣言的核心特性在于其虚假性,相较于口口相传的传统谣言,在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中,网络谣言摆脱了现实社会身份的限制,突破了信息传
FinTech来自于英语的Financial technology的缩写,是日语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金融科技之意。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与科学技术的快速融合,金融科技异军突起。金融科技是指企业运用科技手段使得金融服务变得更有效率,因而形成的一种经济产业。凭借着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方式,金融科技对我国的金融发展的规模和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大型科技企业如
人类社会发展由农业文明发展为工业文明,实现了历史性飞跃,现在正在逐步由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世界经济发展正经历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于城市发展变革以及经济结构变换的关键时期,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经济增长潜力正在不断减弱,城市发展也经历关键变革阶段,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为城市发展制定全新发展方向,进而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成为目前亟需研讨的问题。数字经济作为新时代生产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中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收入不平等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大问题。根据已有研究,微观层面对代际收入流动进行研究有助于分析当前社会收入不平等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完善,丰富了居民的投资渠道,使得居民的收入不再由父母的社会地位所决定,但金融服务的高门槛和信息不对称等现象的出现,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分化,进一步加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一个明显的空间经济现象就是大量劳动力和经济要素持续不断地流入城市,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特征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出现了以中小城市为代表的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和以超大城市为核心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形式。换句话说,不同组织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是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分散流动和持续集聚的结果,而生产要素的流动、集聚同样会影响到技术创新。如此一来,城市空间
亲属用语是表达亲属关系时使用的称谓语言,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交际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亲属用语相关研究与分析是语言与文化研究系统中重要领域之一,所以亲属用语的相关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许多的语言学研究者、文化学研究者、人类学和民俗学等研究者的重视。此外,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亲属用语与民族文化、家庭结构、社会意识等诸多方面相互影响。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在文化历史方面的交流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