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8岁青少年性道德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3~18岁这一年龄阶段正值个体性生理发育逐渐成熟、性意识觉醒、性心理特征明显、对性的问题日益敏感和好奇的青春期。尽管我国是一个有着优良道德传统的国度,但伴随着青少年性生理发育的提前,我国性教育相对滞后、性道德教育缺失的现状已逐渐引发诸多性道德问题,媒体与现实生活中不断报道和出现的青少年性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青少年性道德发展及其教育成为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关注未成年人性问题以来所探究的问题核心所在。 本研究旨在较为全面地考察13~18岁青少年性道德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本研究首先查阅前人的相关研究,结合开放式问卷结果,提出了这一年龄阶段青少年性道德维度构成;在此基础上,编制13~18岁青少年性道德发展的初始问卷,通过专家检验、小样本施测、项目分析等进行题目的筛选,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探讨性道德维度,形成13~18岁青少年性道德正式问卷;以此自编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13~18岁青少年性道德发展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等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性教育对策。 本研究的结论如下: 1、本研究编制的13~18岁青少年性道德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确立13~18岁青少年性道德结构:即边缘性行为道德,过程性行为道德,目的性行为道德,性信息传播道德四个纬度。 3、13~18岁青少年性道德发展存在年龄差异,其性道德得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4岁是初中学生性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14岁以后性道德发展愈来愈宽容和开放,对性问题的理解呈现多元化,到16岁,性道德的下降趋势略有波动,17岁是高中学生性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性道德发展趋于缓和。 4、13~18岁青少年性道德发展存在性别差异,与女生相比较,男生在性道德总体发展及性道德的各个纬度都更为宽容和开放。 5、从14岁开始,青少年性道德发展总体呈现显著性别差异。其中,13岁青少年边缘性行为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显著,14岁青少年在目的性行为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显著,15岁青少年过程性行为道德、目的性行为道德及性信息传播道德差异显著,16岁青少年在四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17和18岁青少年除了边缘性行为道德角度,其他三个方面性别差异显著。
其他文献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遇到的各种困扰(担心、焦虑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对于帮助实习生顺利进行实习,提高实习质量,有着重要
目的:本文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自备淫羊藿含药血清。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淫羊藿的干预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44、FN、PCNA和细胞增殖的情况。进而说明淫羊藿壮骨强筋的功效,为防止骨质疏松中药药物筛选提供参考。实验方法:(1)利用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以1x105/ml接种于25cm2培养瓶,培养至瓶底长满细胞,即可传代。(2)自备含药血清:每只按4.4g/KG灌服(相当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的同时,确实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新问题,这些新问题难以用以往的社会伦理观解释与调解,因而需要我们以
目标定向研究属于教育心理的前沿课题,是社会认知取向在动机研究中的具体体现。大量的相关研究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证实了目标定向对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反应机制
前瞻记忆是指对未来计划的事件或未来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它与人们计划和未来定向的行为密切相关。有调查发现,前瞻记忆在日常生活的记忆失败里占到50%-70%,说明前瞻记忆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