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但是由于经营者与所有者追求的利益不同,常常会出现管理层财务造假行为。近年来被审计单位财务舞弊未被注册会计师发现,导致出现虚假财务报告的事件频繁发生,这严重动摇了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心。如何增强事务所可信度、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失败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GP会计师事务所对康美药业审计作为研究案例,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进行探讨。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审计质量和审计失败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GP会计师事务所在康美药业审计中的失败问题展开研究。认为GP会计师事务所在在审计中未能发现康美药业虚增营业收入和货币资金等重大舞弊行为,源于其在审计业务前未能审慎评估业务风险,在审计过程中未保持职业怀疑,分析程序和函证程序都未能恰当运用,事后质量控制不到位等因素,并提出了事务所在承接业务前应当做到审慎评估业务风险,在执业过程中,应当合理运用分析程序,保持职业怀疑,加强事务所内部监督,提升事务所质量复核机制,以及规范审计市场竞争环境和建立良好有序的法律监管环境等建议。GP会计师事务所在康美药业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具有普遍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防范审计失败提供参考,为提高国内审计业务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