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汇率协调机制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tone60128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间政策协调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必然趋势,而货币领域的合作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曾经预言在未来10年内将出现三大货币区: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即“金融稳定性三岛”将成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构架。现在,对应着经济区的发展,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己经形成了自己的区域货币体系,唯独亚洲地区仍然是一盘散沙。亚洲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更加让东亚国家清醒地认识到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区域货币合作是一个动态的进程,本身具有长期性、渐进性的特征,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也要遵循从初级层次到高级层次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亚洲国家、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和矛盾,以及自身各自的金融状况,目前还不具备进行高层次货币合作的条件。因此本文选择研究近中期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汇率制度问题。 本文研究了东亚汇率协调模式及其可行性,分别对“外部驻锚”型的汇率协调——东亚美元本位、“内部驻锚”型的汇率协调——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RM)的东亚汇率目标区制及“混合驻锚”型的汇率协调——钉住由区域内和区域外货币共同构成的货币篮制三种协调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东亚各国的现实选择是:(1)加强东亚区域内各宏观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政策协调;(2)实施共同钉住“混合驻锚”的货币篮的汇率合作制度。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首先分析东亚货币合作的背景,以及东亚货币合作过程中各阶段的内容,第二部分论述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接下来的第三部分论述了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基本构思,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进行了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成本和收益与收益分析。
其他文献
以我国首个大型地下水封油库工程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评价了注取油循环荷载作用下该油库运营期的稳定性与水封性。针对岩石疲劳力学特性,在常规运动硬化疲劳
我国银行业在组织架构与经营激励机制方面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压力,组织架构的再造与经营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已经成为我国的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文第一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在不断深入,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新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业务的进一步开拓,支农作用明显加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案情简介李某某,中共党员,A省政府驻B省C市办事处主任。2000年4月,A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成立省政府驻B省C市办事处(正处级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办事处),同年10月,任命李某某为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指出了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师资队伍与办学定位不相适应、办学体制导致产学脱节、教学模式和方法不适合高职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