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油田位于黄骅县X村北部,构造位置处于H坳陷南大港构造带西端。自1970年8月投入开发,至今油田综合含水量已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进入了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产量急剧下降。尽管前人对其已进行了多轮油藏描述工作,对地下构造体系、储层特征已有一定认识,但由于地下沉积体系真实面貌认识不清造成剩余油采收率难以提高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对于勘探开发程度较高的老油田,仅对沉积体系研究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了。因此对沉积微相的研究,对于油田开发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以沙河街组沙一下亚段、沙二段和沙三段为目的层,结合岩心、测井、地震及前人多轮油藏描述资料,以―单井相-连井相-整个工区为研究路线,开展沉积微相类型,沉积微相平面展布以及储层特征研究后,得出以下认识: 1.X油田沙河街组沙一下段发育生物滩脊相、生物滩侧缘相、浅湖相、半深湖相;沙二段沉积微相划分为近岸水下扇扇中水道、近岸水下扇扇中水道间、席状砂、浅湖、半深湖、深湖6种类型;沙三段沉积微相类型划分为远岸浊积扇扇中水道、远岸浊积扇扇中水道间、席状砂和深湖4种类型。 2.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Es22小层主要相带为深湖相,厚度较大砂体划分为近岸水下扇扇中水道沉积;Es3段顶部主要相带为深湖相,发育扇体为远岸浊积扇,并非原先认识的近岸水下扇。 3.X油田有两套储层,即Es1x生物灰岩储层和Es2、Es3砂岩储层。根据井点试油结论分布图可知,主力产油层位是Es1x33小层、Es2段和Es3砂岩段顶部Es32亚段各小层。沙三段为生油层段,生成的烃类向上运移在沙三段顶部砂岩、沙二段砂岩和沙一下段底部生物灰岩储存,这也符合―下生上储的地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