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的共同病理表现,近年来,一些实验及临床观察发现许多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提取物以及中药复方制剂有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尤其在活血化瘀药物防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课题旨在观察当归对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粘附分子、TGF-β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初步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部分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采用经典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诱导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将5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①假手术组(n=12),生理盐水[5ml/(kg·d)]灌胃;②模型组(n=20),生理盐水[5ml/(kg·d)]灌胃;③当归组(n=20),当归颗粒[3.36g/(kg·d)]灌胃。模型组与当归组大鼠均行UUO术,假手术组只分离输尿管不接扎。当归组于造模当天始予当归颗粒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期间大鼠自由进食。术后第7天和14天留取标本处死大鼠,取大鼠左肾用HE染色评定肾小管-间质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程度;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内P-selectin、ICAM-1、CD68、TGF-β1的表达和定位。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大鼠第7天和第14天肾脏病理改变逐渐加重,肾间质炎性细胞计数、小管间质损伤评分明显增高(P﹤0.05);肾组织内ICAM-1、P-selectin、CD68、TGF-β1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当归治疗组肾脏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但不能完全逆转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当归组早期(第7天)肾组织内ICAM-1、CD68、TGF-β1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至第14天,ICAM-1、CD68、TGF-β1的表达水平被持续降低了,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7天和第14天两个时间点,当归组大鼠肾组织中P-selectin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当归改善了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的病理组织学病变。在UUO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早期(第7天)当归明显抑制了粘附分子ICAM-1表达,和CD68+的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晚期(第14天)持续抑制了ICAM-1的表达和CD68+的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同时减少了肾小管间质TGF-β1的水平、减轻了组织学损伤。提示当归可能是通过抑制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和炎细胞的组织浸润,从而降低了肾小管间质TGF-β1的水平和纤维化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