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贸易合作的频繁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国与国间在经贸、金融方面联系的广度和深度也随之扩大和加深,不同国家通过贸易及资本流动等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间实施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交叉影响也越发复杂。同时,伴随中国“一带一路”等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对外贸易总额及实际利用外资额持续增加,受国际主要经济体(美国、日本及欧元区)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溢出效应也更加明显。金融危机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实施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既包含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又包含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当前美欧货币政策正趋向分化,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正逐步实施退出,欧元区宽松货币政策仍将持续实施一段时间。同时欧洲央行作为世界主要央行之一,欧盟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因此弄清金融危机后欧元区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实施手段、国内作用效果以及厘清其对中国产出的国际传导渠道及影响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阐述欧元区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与国内传导机制的同时,通过构建两个SVAR实证模型分别从贸易传导渠道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了金融危机后欧元区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欧元区宽松货币政策通过贸易渠道和货币渠道均对中国产出产生了较强的负向冲击,贸易渠道更加明显;欧元区一系列货币政策对欧元区经济的恢复起到了正向的影响,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另外发现其对中国物价水平产生了一定的负向冲击;为应对欧元区货币政策变动,中国在紧盯国际货币政策变动及时调整本国货币政策的同时,更关键点在于扩大内需、完成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以及完善外汇及金融市场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