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服务经济和信息技术的相互渗透,使得以嵌入、智能和定制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业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横断性服务部门。全球各国均高度重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我国政府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出台了多部专门论述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我国信息服务业过去三十年取得了飞速发展,并在产值规模上处于世界前列,但行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整体生产率水平低下等问题依然突出。当前,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不但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也将深刻影响未来人类社会的信息架构和行为模式,进而催生出一代全新的信息服务业态。研究信息技术演进对信息服务业新业态涌现的驱动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信息服务业服务创新的方向和路径,从而为我国信息服务业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行业大调整中实现“弯道超车”提供前瞻性的预测和指导。本文试图基于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分析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在各自演进的历史进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历史脉络,并基于对信息技术驱动信息服务业新业态涌现的内在机制的分析,预测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催生的各种信息服务业新业态。本文主要研究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 首先,通过对国内外信息服务业已有研究的回顾发现:一方面,国内外信息服务业研究均滥觞于科技信息服务业的研究,但随着信息服务业逐渐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关研究的对象开始逐渐转向面向企业生产和个人生活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上,研究人员的专业背景逐渐从传统的科技情报专业扩散到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之中,研究方法也逐渐丰富,并不断吸纳产业经济学、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理论的相关方法和工具。另一方面,对应于“信息”和“服务”这两个信息服务业的基本特质,信息服务业研究存在着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两条研究路径,前者以科技情报、信息(产业)经济学、信息化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将信息服务业作为信息产业的子行业;后者以产业经济学、创新理论、服务经济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将信息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子行业。过去几十年间,各国信息服务业研究视角都先后经历了从“信息产业”路径向“服务业”路径逐渐转型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吸纳了卡斯特尔(M.Castells)将信息产业研究归为计算模型和经济模型的观点,构建了信息服务业研究的四维分析框架,即“信息视角-计算模型”、“服务视角-计算模型”、“信息视角-经济模型”和“服务视角-经济模型”。 其次,通过对近代以来信息技术演进和信息服务业新业态涌现历史规律的回顾,提出了近代以来信息技术演进的三大基本规律。一是“载体-内容交替演进律”,即近代以来的信息技术呈现出载体技术和内容技术交替演进的基本态势,一个维度技术的进步往往成为引爆另一个维度技术创新的导火索。二是“吸纳-融合螺旋上升律”,即下一代信息技术总是扎根于上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活动之中,并且超越和包容上一代信息技术。三是“技术-服务共振共生律”,即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总是与信息服务的创新和演化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互动反馈关系,而这种代际演化成功的前提则是在技术和服务两端同时出现变革,并形成共振效应。 第三,通过对近代以来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业演化历程的回顾,本文基于信息服务业研究的四维分析框架提出了信息技术演进催生信息服务业新业态的TICP模型。信息服务业新业态的出现,既包括与信息技术的出现或演化直接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业新业态(遵循信息视角),也包括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个人和企业的行为模式,并进而催生出的信息服务业新业态(遵循服务视角)。而两种视角的信息服务业又可以进一步使用计算模型和经济模型加以区分。如此,便形成了技术型(T直接依附于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而形成)、融合型(I新技术对原有技术形成吸纳包容的态势,并引发信息服务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服务整合的经济行为)、消费型(C新技术通过改变个体用户信息行为方式而催生的信息服务新业态)和生产型(P基于新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深度应用而催生的面向企业用户的信息服务)四种信息服务业新业态模式。 第四,引入CPS理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本质进行归纳,即融合通信、计算和控制领域多种信息技术,实现在一个开放体系中的计算和物理过程之间的持续交互与深度融合,提供一种消弭不同行为空间和产业领域的“间隙”、满足人类时空一体化的信息需求的运算能力。按照TICP模型,对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出现的信息服务业新业态进行了分析。一方面,信息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催生的信息服务业新业态包括两大类,即直接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计算、物联网、嵌入式软件等新技术而出现的信息服务新业态(T),以及由于三网融合、智能移动终端等技术的融合特性而出现的融合型新业态(I)。另一方面,服务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催生的信息服务业新业态可以分别从计算、通信和控制三个维度分析:计算维度上的社会化计算、云计算、SOA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了消费端的社交网络服务(C1)和生产端基于云架构的企业流程管理服务(P1);通信维度上物联网、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异构网络的整合,催生了消费端的聚合型服务(C2)和生产端企业跨界价值链整合服务(P2)的出现;控制维度上的嵌入式软件、传感网、射频标签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得基于“物-物”直接相联的智能化网络成为现实,这催生了消费端的智能楼宇、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智慧化服务(C3),以及生产端各种以嵌入式组件和智能传感网络为基础的工业智能控制服务(P3)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