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60年代环境美学诞生以来,几十年来吸引了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芬兰、英国等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研究者参与其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当代美学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生长点。伯林特则是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环境美学的诞生,是源于对当代美学中对自然美关注的缺失的不满,所以也可以说环境美学在其诞生之初,就把注意力主要投向了自然美。环境美学的这种起源可以说是补缺式的被动的起源。但如果按照谱系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的最终形成,往往都不是某一种单一起源的结果,而常常是各种不同起源在历史的某一时刻所完成的综合。通过对伯林特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我们发现了环境美学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起源,这种起源就是伯林特在现代艺术的新的发展激发之下提出的“审美场”理论。而这种为了解决艺术问题而提出审美场理论,实际上成为了其后期的环境美学的重要的理论内核。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在环境美学的谱系中实际上有一种肇因于现代艺术的起源。这是伯林特环境美学理论相对于其它环境美学理论在起源上的不同之处。伯林特之所以在环境美学领域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是源于其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独到建树及深刻洞见。伯林特的环境美学并不将目光主要局限于自然和景观,伯林特环境美学在本质上是在思考一些更为宏大的问题,即如何从内部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美学学科,并进而让美学具有更广泛的阐释力和实用性的问题。而这一点则是伯林特在总体的理论立场方面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在具体的理论层面,伯林特通过对审美经验、交融性、语境性、连续性以及具身化等要点的强调,通过以一种一元论的美学观同等地看待艺术与自然,最终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环境美学理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六章及结语组成。在绪论部分,首先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指出了本研究对一些关于环境美学的刻板印象所具有的纠偏作用,同时初步介绍了一种对环境美学的起源的新的认识。可以认为,本研究是一项从全局性的角度对伯林特环境美学进行研究的有意义的开创性的尝试。同时,在绪论部分还较为详细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伯林特环境美学研究的现状,并对伯林特在环境美学谱系中的地位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分析,为正文部分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一章主要对伯林特的重点的思想来源进行了逐一的分析和介绍。总的来说,对伯林特影响最深刻的思想家当属杜威。伯林特环境美学当中的一些重要的立场和范畴都可以或直接、或间接地看到杜威的影子。除了杜威,梅洛-庞蒂对伯林特的影响也可以说是根本性的。伯林特环境美学中的现象学的思想资源、伯林特对于身体的看法,大都是从梅洛-庞蒂这里获得启发并加以改造的。而利奥塔则直接启示伯林特创立了否定美学的理论,这种否定美学的理论在伯林特环境美学的后期发展中具有较为突出的重要性。绪论的结尾处对伯林特整体思想的深层次的背景进行了挖掘。马克思和达尔文都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众多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总体性的背景,他们的影响虽然没有前面提到的三位理论家的影响直接,但他们的影响就犹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所以他们的影响也是不可不提及的。第二章直接进入了环境美学的缘起之处——审美场理论。审美场理论之所以提出,乃是为了挽救传统美学在现代艺术的发展面前失效的状态。随着时间进入二十世纪,艺术的发展也进入到现代艺术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在过去历史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规律和法则都被打破了,对于许多现代艺术家而言,唯一需要遵守的规则就是要反对一切既有规则。正是因为艺术发展中的这些新的变化,在让传统美学感到无所适从之际,也让许多理论家或者选择无视现代艺术的新的发展,或者选择直接对现代艺术进行全盘性的否定。不过,这种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相互外在的状态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长时间存在的。通过提出一种审美场的理论,伯林特在很大程度弥补了理论在实践面前的失语状态,让艺术实践与美学理论之间又重新回到了一种和谐互惠的状态。由于审美场理论是一种非对象化的场域性的理论,所以审美场的理论很自然地就转化到了对环境美学的研究中,因为环境也从来不是一个清晰可辨的对象。场域性地、环境性地思考艺术的审美场理论,最终成为了环境美学的重要内核。这种基于审美场的环境美学拥有一种语境性的特征,并将环境视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总体,环境之外别无他物。所以,无论是自然还是艺术,城市还是乡野,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甚至包括无形的社会文化,都在其审美关注的范围内。同时,环境美学通过一种描述的方法,让包括艺术和自然在内的所有事物都获得了一种等同的看待。第三章对环境美学的经验立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正如现代艺术的许多创作实践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更大的环境之中,我们要恰当地欣赏现代艺术,就必须投入身体的行动,对其进行一种多维的、动态的观察。审美场所要求的身体的投入和经验的直接性,实际上也构成了伯林特环境美学所要求的环境欣赏的核心。伯林特环境美学秉持的正是一种经验的立场,要欣赏和体验环境,就必须要参与到环境之中进行一种即时性的和直观性的感知。同时,为了尽可能丰富地获取关于环境的经验,伯林特批判了现代社会中过快的速度。过快的速度让人失去了经验,也失去了建立在熟悉性之上的地方感,人也就永远处于一种身在异乡的漂泊状态。伯林特还指出,由于我们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存在,所以我们的经验也不可能离开包括历史、文化等维度的影响。由此,伯林特肯定了经验所具有的多维的复合特性。随后,同样也是为了获得尽可能丰富的经验,伯林特试图在环境美学的理论中恢复在传统美学中那些被排除的感官。伯林特逐一分析了包括触觉、嗅觉以及味觉在内的传统理论所认为的无关审美的感官,并得出结论,这些感官实际上是与审美密切相关的。在第四节,还进一步分析了审美经验的功能维度,并将审美经验与环境批评及地方感的创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相应的说明。第四章主要关注伯林特环境美学一元论原则中的两个重要范畴:连续性与融合性。连续性可以说是伯林特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和立场。在普遍的连续性中,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分裂与分离。这里没有对象,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区别,没有精神与物质的对立,所有的事物被连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环境。在这种普遍联系的整体环境的背景下,我们如果要实现审美,就必须要与事物发生融合。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融合就是环境美学审美的方式。在普遍的连续性和审美的融合之下,环境美学广泛地将我们所能想到的所有事物都纳入到了自己的视野之内,形成了一种包蕴性的环境美学。第五章对伯林特环境美学的后期发展以及其对审美本身的内涵的所进行的拓宽展开了分析。在一般的看法中,审美都是一个具有正面意义的词汇。但既然伯林特的环境美学是以总体的环境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那么,在这个无所不包的环境中,就不仅具有崇高的事物和美的事物,也会具有恐怖的事物和让人沮丧的事物。这些事物既然不在环境之外,那么也就不在环境美学之外。所以伯林特让这些对象成为了环境美学审美的客体,并将那种压倒性的纯粹恐怖体验称之为否定性的崇高,将那些让人沮丧和失落的事物所产生的体验称为审美否定性,而那些直接给人带来身心创伤的体验则被伯林特称为审美伤害。所有这些负面的审美形态合起来就是伯林特所说的否定美学。在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对否定美学进行了一种总体上的分析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对否定美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思考,最后对否定美学将恐怖主义行为纳入审美的做法提出了质疑。第六章基于一种对于环境美学的整体发展的宏观把握,将目光聚焦于伯林特环境美学的前沿性贡献。在整体的环境美学中的一些较新的领域,伯林特做出了自己的开拓和尝试;在环境美学现有研究相对较少的领域,伯林特也进行了相应的补足和加强。在城市环境美学领域,伯林特没有承袭通常的对于城市的负面看法,而将城市看作了一个充满希望之地。在伯林特眼中,城市才是最可能让人获得自我实现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就类似于一个具体的乌托邦。此外,伯林特还对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加人性化提出了大量具有建设性的看法。这些都是城市环境美学领域常见的批判性态度之外的弥足珍贵的建设性意见和肯定性的信心。环境不止直观可见的物质环境,同时也包括非物质性的社会环境,所以伯林特提议建立一种社会美学。不过,这种新的社会美学的构想实际并不是十分完善。但也需要注意到的是,这种将审美指向社会环境的尝试是自有其创新性价值的,所以这种社会美学的提议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随后,还对伯林特在日常生活美学领域的贡献和基本观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集中就伯林特关于艺术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看法做了批判性的探讨。最后一节把研究的焦点落在了伯林特环境美学的最终理想——审美共同体之上。在对审美共同体的“社会性”的基本要义进行检视之后,又逐一分析了各种不同的共同体形式的内涵,最终对审美共同体本身进行了分析。结尾处对环境美学与审美共同体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行概括和总结,结论是审美共同体就是环境美学的最终理想的具体实现。结语部分,对前述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深化,也对伯林特环境美学的得失进行了一种总体性的概括。同时还对环境美学在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希望能有助于环境美学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