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木作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画面元素,其画法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作用自不待言。山水画自晋宋发端至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到五代两宋已居中国传统绘画各科之首,到今天,山水画风格面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已有数次变化,本文针对这些变化从树木画法演变的角度做了一点粗浅的探究。本文从传统山水画(主要指民国以前)表现的主要画面元素——树木画法入手,从两个方面探讨山水画在不同变化时期树木画法的演变,一是中国山水画不同时期审美意蕴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从“象”到“意象”及至“意境”的追求,以及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树木形象的变化;二是从不同时期看树木画法用笔用墨的演变及这种演变对画面树木形象的影响,从中分析出不同时期山水画的递变及树木画法演变背后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时代审美意蕴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必然要求山水画的画面语言——用笔用墨也相应改变,以适应新的画面表现要求。做这样一个探究的目的对于山水画创作来说就在于“借古开今”。在探究过程中,我们必然思考,传统山水画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审美意蕴追求,今天的我们面对这山水又该追求怎样的意境表现?我们该用怎样的笔墨语言来表现这样的意境?在研究中,我逐渐明白,传统是我们立足的土壤,只有吸收传统营养,我们的根才会扎得更深。同时,面对自然,要做到“深入其理,曲尽其规”(石涛语),使树木画法服从画面意境的营造,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道路,这也是本文探究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