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朗兹·舒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初期极具影响力的作曲家,是继贝多芬后19世纪第一位作曲大师。舒伯特对艺术歌曲这一体裁的探索和挖掘对19世纪音乐艺术的发展可谓是厥功甚伟。文章以舒伯特的七部流浪者题材作品(包括六首艺术歌曲和一首钢琴作品)为主线,探究这些作品的创作语境、歌词文本来源、音乐主题材料特征、音乐与文学诗词的结合、音乐结构布局、流浪者形象的塑造手法等,从而进一步思考作曲家偏爱流浪者题材与浪漫主义音乐美学思潮、作曲家的自我表达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一系列作品创作技法和艺术观念对浪漫主义中后期作曲家们的音乐创作和观念所产生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从“流浪者”这一形象的溯源切入,再结合19世纪的流浪原型探讨作曲家的流浪心境。第二章探讨艺术歌曲的歌词文本与主题形象建构,通过对诗歌创作背景的挖掘和对作品主题材料的剖析来解读舒伯特“流浪者”系列作品存在的共性艺术特征。第三章深入探讨流浪者七部作品的主题材料和特征音型同“流浪者”形象间的统一。第四章是通过情绪营造与流浪者形象、大调色彩与情感反差、流浪主题与抗争意识三方面来解读流浪者系列作品的音乐结构与文本内涵。第五章探讨浪漫晚期文学领域、艺术领域中的流浪者题材作品与19世纪自我表达的美学追求之间的关联,进而探究舒伯特创作中的个人美学追求及其对后世作曲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