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的著作。不同的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而文体论是一门研究文章形式特征的学问。因此,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文体论研究可以总结出作者特殊的语言表达特点,了解作者的思想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金学铁是朝鲜族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不可或缺的传奇人物,而长篇小说《说吧,海兰江!》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建国后在朝鲜族文坛上出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因此分析这部作品是极具意义的。本文主要采取了统计分析法,首先从文体论手段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分别提取反映时代特征的词汇、俚语和脏话、拟声拟态词、颜色词、方言并进行了统计。从反映时代特征的词汇中可以感受到在日本帝国主义跟地主阶级的压迫下普通农民所承受的痛苦。通过俚语跟脏话生动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矛盾所导致的人际关系,塑造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真实地描绘了我们民族的生活面貌。另外,从拟声拟态词的使用上看,由阳性元音组成的拟声拟态词的出现频率明显比由阴性元音组成的拟声拟态词高,这种拟声拟态词的使用营造了沉重的气氛,反映了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人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压抑。在颜色词的选用上作者使用最多的是红色系列。红色具有革命色彩,也代表着共产党,这代表着人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地抗日,抵抗着反动势力。还有表现消极意义的颜色词比表现积极意义的颜色词多,这也跟当时黑暗的时代背景有一定关联。与此同时,咸镜道出身的作者在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咸镜道方言,以此反映了农民的实际生活面貌,赋予了现实感,明确了主题,使文章的气氛具有乡土气息和亲切感。然后再从文体论手法的角度进行了研究,选取了使用频率最高的比喻、拟人、成语跟俗语,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了通过在文章中使用这些修辞手法,让其表达内容更为生动,含蓄,形象。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词汇和修辞手法,考察了它在小说当中是如何使用的,又是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作者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词汇跟修辞手法,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跟当时人们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的痛苦与愤怒,以及对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憎恶原封不动地呈现在作品中,使读者可以感同身受,赋予了作品生动感与现实感。金学铁在作品创作中,既突出了个性的语言,又没有失去民族性的东西,同时还具备了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