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辐射源周围由于射线种类、射程之差异而产生不同大小受射线影响的空间,称为辐射场。像各种物理场一样,γ辐射场是由众多运动着的光子组成,以粒子性运动为主要特征的电磁场。论文以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土壤分布和地质特征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天然放射性伽玛射线来源的分析,利用伽玛辐射场基本理论,研究了天然放射性系列的基本伽玛能谱特征和天然伽玛辐射场的测量原理,建立了地-空界面地质体伽玛辐射场数理模型;论文利用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铀、钍、钾的含量数据计算了相应的环境辐射效应评价参数,评价了研究区域内的地-空界面天然γ辐射场和辐射环境的基本特征。论文的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内238U含量为0.94~6.87×10-6g/g,平均值为2.559×10-6g/g,均方差为0.596×10-6g/g;238U含量基本都在4.645×10-6g/g以下,只有极个别、很小的区域高于4.645×10-6g/g;其中铀含量在区间3.155×10-6g/g~4.645×10-6g/g、2.410×10-6g/g~3.155×10-6g/g以及2.410×10-6g/g以下的数据约各占了1/3;238U比活度值为11.61~84.84Bq/Kg,平均值为31.599Bq/Kg,均方差为7.357Bq/Kg;研究区域内的238U比活度基本都在66.65Bq/Kg以下,只有极个别、很小的区域高于75.83Bq/Kg;其中238U比活度在48.30Bq/Kg以下的区域约占4/5;238U比活度平均值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研究区域内232Th含量为4.57~31.10×10-6g/g,平均值为14.008×10-6g/g,均方差为3.819×10-6g/g;232Th含量基本都在24.45×10-6g/g以下;其中钍含量在区间14.48×10-6g/g~24.45×10-6g/g以及14.48×10-6g/g以下的数据约各占了一半。232Th比活度值为18.56~126.27Bq/Kg,平均值为56.873Bq/Kg,均方差为15.504Bq/Kg。232Th比活度基本都在86.00Bq/Kg以下,只有极个别、很小的区域高于86.00Bq/Kg;其中232Th比活度在59.00Bq/Kg以上的区域约占2/5,小于45.5Bq/Kg的区域约占1/5;232Th比活度平均值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3、研究区域40K含量为0.96~4.07×10-2g/g,平均值为2.108×10-2g/g,均方差为0.448×10-2g/g;40K含量基本都在2.904×10-2g/g以下;除了极小一部分区域的数值在区间2.904×10-2g/g~4.07×10-2g/g以外,其余的区域钾含量在2.904×10-2g/g以下。40K比活度值为300.48~1273.91Bq/Kg,平均值为659.845Bq/Kg,均方差为140.146Bq/Kg;40K比活度基本都在1031.00Bq/Kg以下,其中40K比活度在543.80Bq/Kg以下的区域约占1/5。40K比活度平均值略高于全国平均值。结合地质条件,成都平原的钾比活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可能是成都平原东部龙泉山构造断裂带和蒲江-新津隐伏断裂带山前沉积物的影响所致,也有可能是成都平原发达的地表水系使得成都平原具有面积广泛的K元素含量较高的河流流经流域第四纪冲洪积物中粘土层和腐质粘土层所致。4、研究区域地-空界面γ射线照射量率为11.87~39.84×10-4C/(Kg·s),平均值为22.850×10-4C/(Kg·s),均方差为3.870×10-4C/(Kg·s);研究区域地-空界面γ射线照射量率基本都在20×10-4C/(Kg·s)至35×10-4C/(Kg·s)之间,呈正态分布。5、研究区域内,空气中伽玛吸收剂量率范围为41.10nGy/h~140.74nGy/h,均值为79.516nGy/h,均方差为13.792nGy/h,呈正态分布;研究区域内的空气中伽玛吸收剂量率均值79.516nGy/h基本与全国和全世界的空气中伽玛吸收剂量率均值保持一致;在研究区域内,只有极少数地区的空气中伽玛吸收剂量率数据高于116.0nGy/h,绝大多数区域的空气中伽玛吸收剂量率数据属于正常范围值。6、在研究区域内,内照射指数范围为0.06~0.42,均值为0.158,均方差为0.037;外照射指数范围为0.24~0.81,均值为0.461,均方差为0.079;在研究区域内,内、外照射指数均属于正常范围值。7、在研究区域范围内,室内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05~0.017mSv,均值为0.01mSv,均方差为0.0017mSv;室外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2~0.069mSv,均值为0.039mSv,均方差为0.0068mSv;研究区域内的年有效剂量属于正常范围值。总之,对地-空界面天然γ辐射场和辐射环境的研究必须紧密联系该区地质情况,综合分析。论文可为地区生态环境调控提供参考和依据,为城市环境放射性测量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