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银行业处于金融业的核心地位,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远远大于其他金融类机构的总资产规模,而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商业银行健康有效的经营和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商业银行效率是指商业银行将成本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是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所以商业银行效率问题一直都是金融监管机构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对商业银行效率问题的研究共分为了五个部分:第1章主要论述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背景和意义,回顾了国内外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2章主要介绍关于银行效率的基础理论,详细说明了本文使用的银行效率的内涵、定义及模型框架,作为后面具体实证研究分析的理论基础。第3章的主要内容为基于非参数方法的银行效率实证分析。本章会选取17家商业银行2009-2012年间的公开数据为样本,详细分析了多种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样本数据及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超效率DEA方法测算样本银行的规模效率值和技术效率值,并确定了17家样本银行的规模经济情况。第4章的主要内容为基于参数方法的银行效率实证分析。本章从详细介绍参数方法的分类和区别入手,结合实际情况,最终选取随机前沿法(SFA)作为本文的实证方法。随后介绍了SFA方法的模型框架,确定了具体的实证模型,讨论模型变量的选取和样本数据的获得,以及模型估计结果的检验和成本效率评价方法,最终,得到对17家商业银行2009—2012年的成本效率的有效测算值。第5章主要根据第3章和第4章的实证结果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做出评价,并进行总结,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规模效率不足问题,大型国商业银行和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区域,城市商业银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区域;(2)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表现最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最差;(3)我国银行业存在成本无效率,同时随机因素造成的无效率影响也较大;(4)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水平总体较高,成本效率水平开始稳定且趋同。基于本文的主要结论,本文随后对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如何提高效率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在文章的最后,说明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