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节庆的发展模式研究——以潍坊国际风筝节为例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b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常规的保护程序已面临困境。节庆活动作为最贴近居民生活、参与性极高的文化表现形式,能够为“非遗”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和土壤。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节庆活动数量较多,但大多节庆活动对非遗保护效果不显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节庆屈指可数。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文化节庆的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潍坊国际风筝节已经成功举办30届,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随着风筝节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问题不断涌现,因此如何实现非遗类节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对节庆的相关概念进行区分和概括,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节庆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分类。第三部分,运用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潍坊国际风筝节进行分析,以求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文化节庆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根据上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节庆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概括出我国节庆文化的发展条件、发展困境并提出“非遗”类节庆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第五部分,总结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创新点及尚待解决之处,并对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节庆的研究作出展望。  本文以为:第一,节庆活动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爆发出较大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效应,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第二,任何文化节庆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与举办地悠久的文化资源、独特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当地群众的广泛参与及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第三,非遗类文化节庆在发展过程中,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不断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特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文化品牌建设。
其他文献
现如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可穿戴式智能产品,且在各个行业得以普及,珠宝首饰行业也越加注重可穿戴式智能产品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
数学成绩不太理想,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我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将近20个年头了,我反思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点粗浅的体会。  1.注重课堂教学,保证上课的质量  课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高校的基础工作,是围绕高校学生工作展开的一系列集服务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于一体的工作模式,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根植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期刊
在我国行政审批权力不断下放,以及投资快速升温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政府投资的有效性与经济结构调整、政府转变职能、政府流程再造等都息息相关,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而言,都非
学位
现阶段,由于素质教育推动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大高校在发展阶段,也强化了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不断促进学生发展,在今后的教育中,高校应该强化对音乐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高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大力培养全能型人才.高校钢琴教育就是给学生增添了一个发展平台,让他们在接触钢琴文化的同时,熏陶音乐素养,提高自身
信息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基层税务机关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正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主动迎接信息时代的
党的十六大会议明确指出:我国要实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要依靠农村经济和农业经济建设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作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基础,则全面进入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