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寒证痛经热敏化腧穴的分布规律;观察艾灸热敏化腧穴治疗寒证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共纳入符合本研究标准的寒证痛经患者105例(其中无医学知识背景患者35例,医学生患者70例,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病人均在广州大学城招募。35例无医学知识背景的寒证痛经患者作为传统热敏灸组;70例医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敏化腧穴艾灸组和常规灸组。本课题前期为“宫寒型痛经热敏化腧穴分布规律研究”(“2012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12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纳入研究30例寒证痛经的医学生。一、热敏化腧穴规律探讨:传统热敏灸组先进行热敏化腧穴探查,作为规律探讨中的非医学生组;前期课题“宫寒型痛经热敏化腧穴分布规律研究”中纳入的寒证痛经患者为医学生组。总结比较两组热敏化腧穴分布情况(包括热敏化腧穴及归经),探讨热敏化腧穴的分布规律。二、临床疗效观察:热敏化腧穴艾灸组对前期试验探究所得的热敏化腧穴(经前期:气海,任脉;月经期:中极、血海,督脉;经后期:气海、血海,任脉;经间期:水道、气海、三阴交,足太阴脾经)施以艾灸治疗,作为试验组;传统热敏灸组对热敏化腧穴探查所得的个体热敏化腧穴施行热敏灸治疗,作为对照1组;常规灸组按照传统取穴施以艾灸治疗,作为对照2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程度及相关症状的情况,分别比较试验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疗效评定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完成三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进行,主要疗效指标为痛经症状评价量表,次要疗效指标为McGill简化量表(包括疼痛分级指数的评定(PRI)、视觉模拟定级评定(VAS)、现有痛疼强度评定(PPI))。结果:一、热敏化腧穴规律探讨1.热敏化腧穴分布规律:热敏化现象出现频率较高的腧穴分别为:经前期为气海(91.43%),月经期为中极(83.81%)、血海(81.90%),经后期为气海(84.76%)、血海(87.62%),经间期水道(83.81%)、气海(86.67%)、三阴交(86.67%);其中,经后期气海、血海,经间期水道、气海非医学生组与医学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穴位非医学生组与医学生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热敏化腧穴的经脉分布规律:出现率较高的经脉为:经前期为任脉(73.97%),月经期为督脉(66.19%),经后期为任脉(71.75%),经间期为足太阴脾经(74.60%);非医学生组与医学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临床疗效观察: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试验组有效率为71.43%(25/35),与对照1组68.57%(24/35)疗效相当(P>0.05),明显优于对照2组的40%(14/35)(P<0.05);症状评价量表评分: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后评分均值较治疗前分别降低9.00分(42.39%)、10.23分(44.48%)和5.95分(25.77%),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Gill简化量表评分: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后评分均值较治疗前分别降低4.57分(53.70%)、5.03分(56.37%);和3.34分(37.8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1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安全性观测方面:所有寒证痛经患者在施灸过程中均无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而中止试验者。结论:寒证痛经热敏化腧穴分布规律:经前期为气海,任脉;月经期为中极、血海,督脉;经后期为气海、血海,任脉;经问期水道、气海、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腧穴热敏化为客观现象,与寒证痛经的病因病机有密切联系,反映了月经周期不同时期的辨证特点。艾灸热敏化腧穴治疗本病效果良好,与普通热敏灸疗效相近,与常规艾灸相比可提高临床疗效。因艾灸热敏化腧穴治疗寒证痛经更简便可行,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