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语习得领域,母语影响问题已经讨论了半个多世纪。大多数研究者都从母语迁移的角度考察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比较两种语言在各个语言层面上的差异,对比分析法和错误分析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二语写作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长期以来,二语写作研究强调一语,二语写作的共性,在理论上也借用一语写作领域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必须结合二语写作的自身特点构建二语写作理论。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者也开始关注二语写作方面的问题。王文宇,郭纯洁,文秋芳等研究者对母语思维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母语影响的真实面目。本文在王文宇,郭纯洁,文秋芳等研究者关于母语思维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作用这个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描述三十名高中生在二语写作过程中双语即英语和汉语的使用情况,探讨在中学生二语写作过程中母语发挥的作用。沈阳市实验学校的三十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受试者。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有声思维法。三十名学生的有声思维资料和学生的作文作为数据分析的主要依据。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对收集的数据分别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通过对受试者有声思维记录的观察,学生的每篇记录中都包括中文和英文,研究者通过计算中文和英文的字数确定母语思维在整个英文写作过程中的比例。在研究过程中,本人借鉴国内一些研究者的分类方法,把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划分为五类,旨在探讨学生在那些思维活动中更倾向于使用母语。本次研究的结论归纳如下:(1)二语写作过程具有双语特征,即母语与二语同时参与思维。(2)二语写作过程中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母语思维量呈递减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