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电针干预不同单穴对功能性腹泻模型大鼠空肠、回肠、结肠上段、结肠下段等组织5-HT、5-HT3R平均光密度值及对空肠组织中CGRP浓度值影响的研究,拟从神经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肠动力障碍的神经肽相关机理和电针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作用机制以及优化其最佳的穴位方案,为临床上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提供实验依据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方法:将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单笼饲养),随机分为6组,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组采用番泻叶煎剂灌胃法复制功能性腹泻模型,分别为模型组、上巨虚组、曲池组、天枢组、大肠俞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给予每日3ml/只番泻叶煎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14天。停止灌胃后各组正常饲养,观察14天,至第28d造模结束。模型组不做针刺治疗处理,四个治疗组取穴如下:天枢组---双侧天枢穴,大肠俞组---双侧大肠俞穴,上巨虚组---双侧上巨虚穴,曲池组---双侧曲池穴。采用华佗牌SDZ-II型电针仪进行针刺治疗,疏密波,频率为15Hz,电流强度为1.5mA以引起大鼠肢体轻微抖动为度,留针20分钟,1次/日,10次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观察各组功能性腹泻的大鼠经过电针刺激后粪便的改善情况,最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空肠、回肠、结肠上段、结肠下段的5-HT、5-HT3R的表达情况;利用全自动酶标仪、Curve-Expert检测空肠组织中CGRP浓度值。 结果:1.各组5-HT、5-HT3R表达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与空白组相比其空肠5-HT及5-HT3R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1);回肠5-HT及5- HT3R平均光密度值有所增加(P<0.05)。结肠上段、结肠下段5-HT及5-HT3R平均光密度值无明显影响( P>0.05),说明造模不能影响结肠上段、结肠下段的运动和分泌。2.电针干预四组中,天枢组对腹泻模型大鼠空肠黏膜5-HT及其受体抑制效应显著,能够显著降低5-HT及5- HT3R平均光密度值(P<0.05)。3.腹泻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大鼠空肠中CGRP含量明显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4.电针治疗四组可使大鼠空肠中CGRP含量有所升高,以天枢组升高最为明显。 结论: 1、空肠粘膜中的5-HT及5- HT3R的含量可能对功能性腹泻的发病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引起大鼠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溏的主要原因之一。 2、电针干预天枢穴能够抑制腹泻模型大鼠空肠运动,可能通过下调5-HT、5-HT3R的表达,升高CGRP含量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