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唇腭裂患者牙槽突裂的修复主要采用二期骨移植方法,但对于裂隙宽大、明显瘢痕使得软组织不足或者植骨已经失败的患者,植骨是不适宜的,有必要探寻新的治疗手段。 本研究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建立了猫牙槽突裂动物模型,利用自行研制的牵张器,通过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修复动物牙槽突裂模型,并利用组织学和影像学方法观察研究牵张区和裂隙区的动态变化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1.猫上颌牙弓弧度与人类相近,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在猫前颌的天然无牙区形成硬软组织洞穿性缺损,与人体牙槽突裂相似,建立的牙槽突裂动物模型,骨缺损不能自行修复,易于置放牵张器,且固位效果稳定,是一种用于牙槽突裂牵张成骨研究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2.自行设计制作的牵张器,将固位孔设计于固定板和滑板上,大大缩小了牵张器体积。牵张器简洁、小巧,固位稳定,可按设定方向匀速地移动骨传送盘,关闭牙槽突裂。但牵张器边缘较锐,对邻近软组织有一定损伤,今后应改为圆钝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