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内经》开创的气血理论,到杨士瀛“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理论、王清任《医林改错》气虚血瘀说、唐宗海《血证论》气病血瘀认识、张锡纯衷中参西的“虚老致瘀”论,直至现代临床、实验关于气虚血瘀的机制、病证研究,诸多医家、学者围绕“气虚血瘀”理论展开了理、法、方、药的理论拓展与研究。本研究通过采取文献整理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历代文献中气虚血瘀理论形成的历史脉络,提出中医气虚血瘀理论萌芽于先秦,汉唐时期应用于临床,发展于宋元,普及于明清。近代气虚血瘀理论研究多集中于临床病证研究、实验研究、以及生物基础学等学科研究。通过研究历代书籍文献记载的中医学对气虚血瘀理论的认识,撷取历代医家对气虚血瘀立论的医论和医句,进一步分析、归纳和整理,明确了气虚血瘀的理论内涵。气虚血瘀,是一种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本虚标实的病机、症候与病证的概括。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可致血瘀,血瘀日久,络脉不通,血亏气耗,也可致气的病损,明晰了气虚与血瘀存在逻辑辨证关系;元气、宗气、营卫之气、脏腑之气为人体生命诸气,诸气健旺,心气主血脉、肺气朝百脉、脾气主统摄、肝气主疏泄、肾气行滋养温煦而能正常循行于血脉之中,明确了气虚血瘀与脏腑病证的相关性。气的机能与血瘀存在必然联系,有因气虚失运,郁滞血瘀,久瘀致虚;有因气虚失权,卫外不固,失摄致瘀;有因气虚乏源,血脉空虚,血虚滞瘀;有因气虚失煦,温阳失用,寒凝血瘀。气虚血瘀证既有气虚证的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息微等表现;又有血瘀证的疼痛、肿块、唇爪青紫、舌紫等症状和体征。气虚血瘀的治则以益气化瘀,补气行血,标本兼顾为要。通过对中风、冠心病、高血压病、肿瘤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以及实验动物模型、生物学基础研究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气虚血瘀患者存在血液高黏、高凝、高纤维蛋白,高血栓素、高血管反应性和血栓栓塞性的病理特点,证实了气虚血瘀的病理本质,肯定了气虚血瘀广泛存在于临床系统疾病中。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汇今人研究之心得,针对气虚血瘀的渊源、机理、证治,尝试为气虚血瘀病证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和临床指导。